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1

类型连铸保护渣 二氧化钛含量的测定 二安替吡啉甲烷分光光度法YBT190.14-2023.pdf

  • 上传人:一***
  • 文档编号:402104
  • 上传时间:2025-09-18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618.52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连铸保护渣 二氧化钛含量的测定 二安替吡啉甲烷分光光度法YBT190.14-2023 保护 氧化 含量 测定 二安替吡啉 甲烷 分光光度法 YBT190 14 2023
    资源简介:

    《连铸保护渣 二氧化钛含量的测定 二安替吡啉甲烷分光光度法YBT190.14-2023》讲解了用于测定连铸保护渣中二氧化钛含量的化学分析方法,该标准描述了一种基于二安替吡啉甲烷(DAMP)作为显色剂的分光光度法检测流程。该方法通过在特定酸度条件下,使样品中的钛离子与二安替吡啉甲烷反应生成黄色络合物,利用其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值与二氧化钛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实现定量分析。文档对实验所用试剂、仪器设备、分析步骤及干扰元素的消除措施进行了系统规定。其中特别强调了氢氟酸分解试样时的安全操作要求,并推荐使用硼酸作为掩蔽剂以消除氟离子对玻璃器皿的腐蚀以及对测定结果的干扰。标准还明确了样品前处理过程中的熔样温度、时间控制参数,确保钛组分完全溶解并转化为可测形态。同时,针对铁、铝、锰等常见共存离子可能引起的干扰,提出了加入掩蔽剂或调节酸度等方式加以控制。标准建立了校准曲线的制作流程,规定了测量波长范围(通常为410nm左右)、比色皿长度和适宜的浓度测定区间,以保障检测的灵敏度与准确性。整个分析流程涵盖了空白试验、校准验证、重复性测试等质量控制环节,提升了检测结果的可比性和实验室间的重现性。该技术适用于二氧化钛含量较低的连铸保护渣类产品,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操作可行性。

    《连铸保护渣 二氧化钛含量的测定 二安替吡啉甲烷分光光度法YBT190.14-2023》适用于从事钢铁冶金材料检测、连铸工艺控制及相关科研工作的技术人员,尤其是各级实验室中负责化学成分分析的专业人员。该标准广泛适用于黑色金属冶炼行业中的质量检验部门、第三方检测机构、高校及研究院所的材料分析实验室。对于需要精确掌握连铸保护渣中二氧化钛成分以优化润滑性能、改善结晶器传热行为、提高铸坯表面质量的企业,此方法提供了统一、可靠的技术依据。此外,该标准也可作为相关领域标准方法开发、方法验证和能力比对的参考文件,适用于涉及原材料成分监控和工艺改进的工业应用场景。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安全人之家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连铸保护渣 二氧化钛含量的测定 二安替吡啉甲烷分光光度法YBT190.14-2023.pdf
    链接地址:https://www.aqrzj.com/doc/402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