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洲狼尾草种植技术规程DB50T398-2025.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美洲 狼尾草 种植 技术规程 DB50T398 2025
- 资源简介:
-
《美洲狼尾草种植技术规程》讲解了在海拔800米以下地区开展美洲狼尾草规范化种植的全流程技术要求,涵盖土地选择与整理、栽培方式、田间管理、刈割操作及越冬管理等关键环节。《美洲狼尾草种植技术规程》描述了对原有皇竹草种植规范的更新与升级,标准名称变更反映了作物命名的科学化调整,技术内容进行了多项重要修订:土地选择强调土壤pH值范围扩大至4–8,并明确坡度限制和整地深度;栽培方面提出应选用审定耐寒品种,并细化了直播和扦插两种繁殖方式的操作规范,包括种子处理、播种时间、株行距配置以及种茎选取与浸泡处理等要点;田间管理部分明确了出苗后查苗补缺、适时除草、分阶段追肥(尤其在株高60–80 cm及每次刈割后)和合理灌溉的要求,提倡使用沼液并确保水质达标;病虫害防治鼓励采用物理与生物方法,化学农药使用须遵守国家相关安全准则;刈割技术规范明确了适宜月份、不同用途下的植株高度指标以及留茬高度控制在15–30 cm之间,保障再生能力;新增越冬管理章节是本次修订的重点之一,提出了喷施抗冻剂、增施磷钾肥以及多种覆盖材料结合使用的防寒措施,显著提升了该作物在低温环境下的存活率和技术指导的完整性。
《美洲狼尾草种植技术规程》适用于从事饲草种植、畜牧养殖及相关农业技术服务的生产单位和技术人员,特别适合在重庆市及相似生态区域海拔800米以下、具备沙壤土或壤土条件的农区推广应用。该规程对采用无性繁殖方式进行美洲狼尾草规模化种植的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具有实际操作指导意义,同时也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科研机构及院校在饲草作物高产栽培研究与示范中提供标准化依据。涉及农机作业、肥料施用、农药管理及冬季管护的相关条款,还可供农业机械安全管理人员、生态环境保护监督人员以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项目规划者参考使用,助力实现饲草资源高效利用与种养结合模式的绿色发展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