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2
1

类型小麦根腐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NYT4461-2025.pdf

  • 上传人:一***
  • 文档编号:403496
  • 上传时间:2025-10-08
  • 格式:PDF
  • 页数:12
  • 大小:5.33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小麦根腐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NYT4461-2025 麦根 抗性 鉴定 技术规程 NYT4461 2025
    资源简介:

    《小麦根腐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NYT4461-2025》讲解了针对小麦根腐病抗性系统化、标准化的鉴定方法与操作流程。《小麦根腐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NYT4461-2025》描述了由小麦平脐蠕孢菌引起的根腐病在苗期和成株期的抗性评价全过程,包括接种体制备、鉴定程序、田间或室内接种方法、病情调查时间与方式、严重度分级标准以及抗性评价依据。规程明确要求采用当地强致病力菌株作为接种体,并详细规定了从病组织分离、纯化、鉴定到孢子悬浮液或小米/高粱粒接种体制备的技术细节。针对苗期鉴定,提出了叶片喷雾接种与根部接种两种室内方法,涵盖培养条件、孢子浓度、保湿处理等关键参数。对于成株期田间鉴定,规范了鉴定圃选址、种植布局、诱发行设置、对照品种选择(如Sonalika、龙麦等感病与中抗材料)及重复设置等要求。接种可在分蘖期、旗叶期或抽穗扬花期进行,采用高粱粒撒施或孢子悬浮液喷雾结合覆膜保湿的方法。病情调查分阶段实施,苗期接种后7天或14天以上开展单株评级,成株期则在扬花期至乳熟末期多次群体调查,记录根、叶发病情况,计算病情指数与平均严重度。规程还制定了详细的五级苗期叶片和根部病害严重度分级标准,基于病斑扩展、褪绿坏死范围及根部褐变比例进行量化评估,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与可重复性。整个流程形成了一套完整、可操作的技术体系,为小麦育种和病害防控提供权威参考。

    《小麦根腐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NYT4461-2025》适用于从事小麦育种、植物保护、农作物病害研究与推广的相关科研单位、农业院校、种子企业和植保技术推广部门。该规程特别适用于开展小麦抗病性筛选与评价工作的技术人员,在新品种选育、种质资源鉴定、遗传分析(如近等基因系、重组自交系、DH群体)及野生近缘种抗性挖掘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同时,本规程也适用于各级农业管理部门在品种审定、区域试验和病害监测过程中对抗病能力进行标准化评估,有助于提升我国小麦抗病育种的规范化水平和绿色防控能力。通过统一接种方法与评价标准,有效保障不同地区、不同机构间抗性数据的可比性和可靠性,推动小麦产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安全人之家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小麦根腐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NYT4461-2025.pdf
    链接地址:https://www.aqrzj.com/doc/403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