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范 第3部分:焙炒咖啡DB11T1992.3-2025.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食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范 第3部分:焙炒咖啡DB11T1992.3-2025 食品 生产 企业 质量管理 规范 部分 咖啡 DB11T1992 2025
- 资源简介:
-
《食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范 第3部分:焙炒咖啡》讲解了焙炒咖啡生产企业在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方面的系统性要求,全面涵盖了从组织管理到产品出厂全过程的规范化管理内容。该标准在GB 14881、DB11/T 1797等基础法规和标准的基础上,结合焙炒咖啡生产工艺特点,明确了企业必须建立涵盖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和诚信管理体系的具体制度框架。其中包括对供应商管理、物料控制、生产过程管理、检验检测、设备设施维护、产品追溯与召回等方面的细化要求。特别强调企业应建立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的风险防控机制,并配备具备专业能力的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标准还规定了烘焙车间、包装车间应采用干法清洁方式以防止水分污染,提出X光异物检测、金属探测等关键控制点的技术要求,并列出焙炒咖啡典型工序及所需设备清单,强化关键环节的可视化管理和运行状态标识。此外,对进口原料特别是雨林认证咖啡豆的资质审核和定期比对机制提出了明确要求,确保供应链安全可控。在标签管理方面,须符合GB 7718相关规定,同时要求建立标签审核制度,防范标识错误风险。整体标准突出了全链条闭环管理和动态风险防控理念,为企业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可追溯的质量安全管理提供了技术依据。
《食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范 第3部分:焙炒咖啡》适用于从事焙炒咖啡生产的企业,包括使用生豆进行烘焙、研磨、包装的食品生产企业以及从事代工生产的加工单位。同时,该标准也可作为市场监管部门对焙炒咖啡企业开展监督检查、质量提升指导和食品安全评估的重要技术参考。此外,第三方认证机构、食品安全咨询服务机构、食品检验检测机构以及从事咖啡产品研发、仓储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组织,在实施合规性评价、技术支持和管理体系建设时也可参照执行。尤其对于正在推进质量升级、建立HACCP或ISO 22000体系的企业,本标准提供了具有地域适用性和行业针对性的管理指南,有助于提升整个咖啡产业链的食品安全水平和消费信任度。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