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工塑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DLT5786-2019.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工 塑性 混凝土 配合 设计 规程 DLT5786 2019
- 资源简介:
-
《水工塑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DLT5786-2019》讲解了水电水利工程中塑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技术要求与规范流程,《水工塑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DLT5786-2019》描述了塑性混凝土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材料选择、配制强度计算、基本参数设定及配合比确定方法。规程明确了塑性混凝土的定义,即掺加膨润土、黏土等材料的大流动性混凝土,具有低强度、低弹模特性,适用于防渗墙等特殊结构。文件规定了配合比设计前需收集原材料信息和工程设计要求,包括强度等级、保证率、弹性模量、渗透性能、工作性及骨料最大粒径等关键技术指标。配制强度应根据设计龄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概率度系数和离差系数通过公式计算确定,并提供了不同强度等级对应的离差系数参考值以及强度保证率与概率度系数的对应关系。规程提出宜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配合比优化,初步选定水胶比和膨润土掺量范围,并对砂率、水泥用量、膨润土用量、胶凝材料总量等关键参数设定了最低限值。同时,强调了外加剂如减水剂和引气剂的应用原则,控制含气量不超过7%,并对用水量推荐了经验取值范围。整个配合比设计过程需经过理论计算、试验室试配、性能检测和现场适应性调整等多个环节,确保最终方案满足技术、经济与施工可行性要求。
《水工塑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DLT5786-2019》适用于从事水电水利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及质量检测等相关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尤其适用于涉及混凝土防渗墙建设的工程项目。该规程主要服务于水利水电行业中的建筑材料研发、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施工现场技术管理以及试验检测机构,可作为塑性混凝土原材料选型、配比优化和性能评估的技术依据。对于使用低强度、低弹性模量且具有良好变形能力与抗渗性能混凝土的岩土工程、基础处理工程及其他类似土建工程领域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此外,科研院校在开展水工建筑材料相关研究时,也可依据本规程进行试验设计和技术验证,确保研究成果符合工程实际和行业标准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