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电厂时钟同步系统技术条件DLT2735-2024.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电厂 时钟 同步 系统 技术 条件 DLT2735 2024
- 资源简介:
-
水电厂时间同步系统技术条件讲解了水电厂中时间同步系统的技术规范与实施要求,描述了系统在规划、设计、建设、改造、验收及运行管理全过程中的标准化框架。文件明确了时间同步系统的基本构成,即由主时钟、从时钟和时间信号传输介质组成的整体结构,规定了系统应具备的时间基准接收能力、时间信号输出精度以及多源时间输入下的选择与切换机制。标准从功能角度提出系统必须支持多种时间同步方式,包括B码、SNTP、NTP、PTP等协议,并能适应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稳定运行。在性能方面,文件对时间准确度、守时精度、信号传输延迟补偿、冗余可靠性等关键技术指标作出明确规定,确保各子系统间时间误差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特别是针对继电保护、故障录波、调度通信、监控系统等高时效性需求场景。该技术条件还规定了系统试验项目,包括型式试验和现场试验,参照GB/T 26866等相关标准执行,确保设备质量和系统实效性。附录部分提供了典型结构示意图以及水电厂主要系统对时间同步准确度的具体需求清单,增强了标准的实用性和指导性,为工程建设提供了直接参考依据。此外,标准引用了多项国家与行业规范,构建起与电力系统整体技术体系兼容的标准接口,提升了系统的互操作性与安全防护水平,尤其注重遵循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的相关要求,强化系统在数字化背景下的抗干扰与防护能力。
水电厂时间同步系统技术条件适用于从事水电厂自动化系统设计、设备制造、工程建设、运维管理等相关工作的技术单位和专业人员,涵盖水电能源行业的规划、科研、建设与运营全链条机构。具体适用领域包括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电能计量系统、调度数据网、故障录波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及其他依赖精确时间信息的关键设施。该标准尤其适用于需要实现毫秒级甚至微秒级时间同步精度的工业场景,对提升水电厂运行安全性、故障追溯能力及智能化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设备供应商、系统集成商以及检测认证机构也可依据此标准进行产品研发、系统集成与合规性测试,保障时间同步系统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满足功能与性能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