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发放调校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
《仪器发放调校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讲解了便携式报警仪在煤矿等井下作业环境中,从发放、使用、回收到调校全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与操作要求。该规程明确了主要危险源,包括因误操作导致的安全事故、发放不完好的仪器可能引发检测失准、以及因仪器回收不及时造成的管理缺失和安全隐患。规程规定了具体适用范围,即从事通风仪器仪表发放与调校的工作人员及其职责,详细描述了其工作内容涵盖便携式报警仪的充电、发放、调试、校正以及台账管理等多个环节。上岗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具备对各类便携式报警仪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计量标准及相关法规政策如《煤矿安全规程》中佩戴规定的掌握能力。安全规定方面强调作业前必须进行危险源辨识,执行“手指口述”安全确认制度,禁止在井下拆修设备,并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同时明确新仪器需经三次充放电后方可投入使用,标准气样管理须合规。在操作流程上,从作业环境准备、仪器表面清洁,到充电过程控制、开机预热、零点与电压检测、声光自检等逐一规范。对于发放后的回收流程也作出严格要求,确保每台仪器交回应即时检查、维护并充电,未完成检查的情况须移交下一班跟进。调校部分则规定每七天必须进行一次零点调节和精度校正,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可靠。最后强调收尾阶段要完成仪器清理、记录填写及交接工作。
《仪器发放调校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适用于煤炭行业从事矿井通风安全管理的技术人员与仪器管理人员,特别是负责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发放、回收、充电、维护和周期性调校的操作岗位人员。同时也适用于矿山企业中参与安全生产监控系统运行保障的相关技术人员和班组长。该规程可作为上述岗位人员日常作业的标准依据,用于指导其规范执行仪器管理工作,预防因设备故障或操作不当引发的瓦斯超限漏报、误报等安全事故。此外,该规程也可供安全监管部门、培训机构在进行煤矿安全检查和员工技能培训时参考使用,以提升基层仪器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水平,确保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与生产活动的有序进行。
链接地址:https://www.aqrzj.com/doc/408764.html
关键词语:仪器 发放 调校 安全技术 操作规程
版权声明:安全人之家所有安全资料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继电器的概述.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