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产环境中的振动与安全.doc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产 环境 中的 振动 安全
- 资源简介:
-
《生产环境中的振动与安全》讲解了振动对人体心理的影响,具体分为四个方面。首先,振动对视认知能力的影响,当物体振幅较大时,视野抖动不稳定,影响视觉准确度和仪表认读的正确率。振动频率为 34Hz 时,人眼肌的调节能力失调,视觉准确性下降,随着振动频率增加继续下降。当振动频率为 810Hz 时,头部、颈部共振引起眼球被动运动,视力下降;振动频率高于 2025Hz,可引起眼的共振。其次,振动对人的运动操作能力的影响,振动可使人的运动操作能力降低,尤其是在飞机驾驶员和雷达站工作人员的操作中。低于 20Hz 的振动,运动操作效率与传递到机体的振动强度有关,振动越强烈,工效越低下。低频率(5-25Hz)、低加速度(0.2g-0.3g)的振动,能降低人从事某些精密控制作业的效能。振动的方向对不同方向的操纵活动也有影响,振幅越大,对追踪操作能力的影响越大。第三,振动对信息加工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振动对人的信息加工能力影响不大,但主要干扰了视觉,影响知觉。然而,5Hz、低加速度的垂直振动有助于长时间从事监视工作的人员保持警觉。最后,振动对人的舒适性的影响,当全身振动频率低于 1Hz、加速度小于 0.3g 时,对人有一定的松弛作用,但随着振动频率和加速度增高,可引起人体不适感。在 220Hz、1g 加速度时,常见的症状有眩晕、恶心、呕吐、平衡失调等。实验结果证明,受垂直振动时,人的平衡能力降低,与振动频率有一定关系。
《生产环境中的振动与安全》适用于各类涉及振动环境的工业和生产领域,特别是航空、机械制造、交通运输、电子设备制造等行业。该文档对于了解振动对人体心理和生理的影响,提高作业安全性和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适用于工程师、安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以及相关研究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