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井下使用氧焊的安全技术措施.doc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井下 使用 安全技术 措施
- 资源简介:
-
《井下使用氧焊的安全技术措施》讲解了在2014年12月8日早班对20105运输顺槽第二部皮带进行维修时,为确保施工期间的质量与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详细的安全技术措施。这些措施涵盖了从设备运输到实际作业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文中强调所有参与人员必须熟悉并严格遵守本措施,以确保操作安全。设备运输方面,要求人工抬扛气瓶至作业地点,并且沿途严禁乘坐猴车或利用车辆运输,避免激烈振动和碰撞冲击。对于气瓶的管理,规定乙炔瓶、氧气瓶距离明火不少于10米,气瓶间距离保持5米以上,同时禁止氧气瓶与乙炔瓶混装运输。在开启瓶阀时,需平稳操作并位于出气口侧以防气体冲击,确保减压器完好无损。作业前,必须检查瓦斯浓度不超过0.5%,并在作业中由专职瓦斯检查员现场监护。为防止煤尘事故,作业范围20米内要采取洒水降尘措施,并设置灭火设施。此外,作业点下方需有不燃性设施接收火星和残留物,除作业人员外,严禁其他人在现场逗留。遇到回火或倒吸情况,应立即关闭割炬上的乙炔阀门,再关闭氧气阀门。输气胶管或减压器发生爆炸、燃烧时,应立即关闭瓶阀;若发现漏气着火,则应用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同时用水冷却瓶壁。当瓶壁温度异常升高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用冷水喷淋降温。最后,在使用结束后,须将气瓶阀门关闭,整理好设备并打扫清洁。
《井下使用氧焊的安全技术措施》适用于煤矿井下涉及氧焊作业的场所,特别是需要对机械设备如皮带等进行维修的场景。此措施不仅适用于20105运输顺槽这类具体工作环境,也适用于任何井下环境中可能涉及到氧焊操作的地方。它为井下作业人员提供了详细的指导,确保他们在进行氧焊操作时能够遵循严格的安全标准,从而有效预防火灾、爆炸等危险事件的发生。该文件特别强调了对瓦斯浓度的监控和控制,以及对作业环境的保护,确保井下作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