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镇棠霞煤矿“10·31”顶板事故.doc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镇棠霞 煤矿 10 31 顶板 事故
- 资源简介:
-
《镇棠霞煤矿“1031”顶板事故》讲解了发生在2003年10月31日的矿井顶板事故全过程。事故在早班期间,班长马新民分配工作,包括对-100水平12煤东大巷、-80水平东付巷及西付巷三个工作面进行了布置。特别关注的是李建兴、李作梅和唐光明三人于4时50分左右,因作业区域顶板来压造成的李建兴就地埋压的事件。该文深入探讨了直接原因,包括回采完毕后的保安煤柱仅剩1.5米高使得-100水平东部的压力增大,以及李建兴违章进入空顶区采煤。文章进一步揭示安全管理不到位、技术管理缺乏和安全培训不足的间接原因。主要运输巷未进行适当的支护且管理人员未加强对现场的监管和技术人员未能编制相应的规程及安全措施,最终导致作业没有遵循规范程序。文章指出员工安全教育与技术培训严重滞后,致使当班工人违章作业无人及时劝阻,职工安全意识欠缺。针对这一系列问题,《镇棠霞煤矿“1031”顶板事故》提出了必须加强全面管理和落实相关防范对策。
《镇棠霞煤矿“1031”顶板事故》适用于煤矿行业的安全管理与技术人员阅读学习。文中分析对于提高煤矿行业从业人员对生产过程中的潜在风险认识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从管理者角度来看,该文章可以作为煤矿企业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强化监督和执行力度的重要指南。技术层面上,为工程师提供关于技术规程编制和实施的具体思路,帮助其提升安全技术水平并遵守行业标准和规定,从而避免使用不合规的非正规采煤方法。而对一线员工来说,文章强调的安全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的重要性能够促使个人自觉参与企业内部安全文化构建。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