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槽罐上拆管道钢板腐蚀未预料》讲解了2005年10月26日济钢焦化厂精苯车间发生的一起严重事故。事故发生在下午17时10分左右,由于施工人员在拆除旧古马隆槽上方的蒸汽管道时,未能预料到罐体顶部钢板因长期腐蚀而无法承载重量,导致一名工人坠入罐内不幸身亡。该事故造成了15.028万元的经济损失。报告指出,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设备老化且缺乏有效维护,罐顶钢板经过16年的使用后已经严重腐蚀,厚度从原来的5毫米减至1毫米,并呈现蜂窝状结构,而保温介质的存在掩盖了这一隐患。间接原因是施工前的安全评估不足,既没有充分辨识潜在风险,也没有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架板等。此外,管理层面存在疏漏,包括焦化厂、机动科、安全科以及精苯车间在内的多个部门,在制定施工计划时未同步考虑安全措施,导致事故发生。为防止类似事件重演,文件提出了一系列预防措施,要求全公司通报此次事故,进行广泛的安全教育;立即开展设备设施的安全检查,特别是对各类槽罐进行全面评估;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严格执行非重复性预案预控卡制度;加强设备巡查点检并做好记录;确保所有生产检修作业均需有详细的安全措施;将危害辨识贯穿于每一个作业环节;落实职能科室和车间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提高员工自我保护、互相保护及联保意识。
《旧槽罐上拆管道钢板腐蚀未预料》适用于涉及老旧设备维护与改造的企业,尤其是那些拥有大型储罐或类似金属容器的化工行业。该文档为相关领域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提供了重要的警示和指导。它提醒这些专业人士在进行设备检修或改造工作前,必须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特别要注意设备的老化和材料腐蚀问题。同时,对于负责安全管理的人员来说,本案例强调了在施工前制定详尽的安全措施的重要性,以及监督执行这些措施的具体方法。通过学习此案例,相关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避免类似的悲剧发生,从而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