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机械的危险因素》讲解了金属切削机床的各类危险因素,包括静止部件、旋转部件、内旋转咬合、往复运动或滑动以及飞出物等,并指出机床运转异常状态如温升异常、转速异常、振动和噪声过大等情况可能引发的安全问题。该文档还描述了砂轮机使用时的禁止事项,如侧面磨削、正面操作及共同操作等,并列举了锻压机械中易发生的伤害事故,如机械伤、烫伤和电气伤害。冲压作业的危险因素涵盖设备结构具有的危险、动作失控、开关失灵及模具的危害,同时介绍了冲压设备的安全装置类型,如机械式、双手按钮式和光电式等。起重机械的安全特点被总结为运动部件移动范围大、工作强度大、元件易磨损等问题,且强调在多尘、高温或露天作业下劳动条件差,以及周期间歇式工作对电气设备的影响。木工机械方面,文中提到切削速度高、手工送料带来的高劳动强度和易疲劳等问题,以及缺乏防护装置或不熟悉机械性能所导致的伤害。焊接设备则主要讨论了气焊与电焊中存在的爆炸、火灾、高温、金属熔渣飞溅、烟气、弧光伤害等风险。此外,文档还涵盖了机械行业中存在的主要危险和危害类型,例如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灼烫、火灾等,并提出了实现机械本质安全的设计原则,包括采用本质安全技术、限制机械应力、材料和物质的安全性等。最后,文档详细说明了机械安全设施、安全装置和安全防护罩网的技术要求,确保这些装置结构简单、布局合理,具备足够的可靠性,并能与设备运转联锁。
《常见机械的危险因素》适用于机械制造及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特别是那些直接参与机械设备操作、维护和管理的人员。这不仅包括工厂车间的一线工人,也涉及负责设备安装调试的技术人员,以及进行安全管理的企业管理人员。对于从事金属加工、木材加工、锻造、冲压、焊接、起重等具体作业领域的工作人员来说,了解这些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至关重要。此外,本文件也可作为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的教材补充,帮助学生掌握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隐患,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确保未来职业生涯中的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