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讲解了控制风险的系统性方法,从程序描述到具体实施步骤进行了详细阐述。该文档指出控制风险首先需要辨识危险源并评估其危害的严重性和可能性,确定风险级别,从而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及优先顺序。安环部负责组织制定危险源辨识计划,对工作区域内外的地理位置、生产过程或服务阶段、计划与被动性工作、确定任务以及不经常发生的任务进行全面系统的辨识,特别关注能量主体、危险物质及其控制和影响因素。危险源辨识考虑常规和非常规活动、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及生产作业设施,并采用多种方法如询问交流、现场观察等进行辨识。文中还按能量分类列举了机械能、电能等多种类型的危险源,参照GB/T13861-1992标准,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包括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生理性、行为性危害因素,并依据GB6441-1986对企业员工伤亡事故进行了分类。风险评价部分通过事故后果严重程度和发生可能性两个维度进行划分,将风险划分为A至E五个级别,明确了不同级别的风险特征及应对策略。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适用于各类存在潜在安全风险的企业和组织,特别是制造业、建筑业、化工行业等高危行业。它为这些行业的安全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操作指南,有助于企业建立和完善自身安全管理体系,确保作业环境的安全。同时,这份文件也适用于政府监管部门,作为监督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的重要参考;对于从事安全工程、安全管理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员而言,它是必备的工作指导手册,帮助他们准确识别危险源,科学评估风险,合理规划风险控制措施,保障从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