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变电工程三维协同设计规范DLT5880-2024.pdf
-
资源ID:404696
资源大小:784.17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8金币
免费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输变电工程三维协同设计规范DLT5880-2024.pdf
《输变电工程三维协同设计规范DLT5880-2024》讲解了输变电工程在三维环境下的协同设计技术体系与实施标准,系统构建了从顶层设计到成果交付的全过程规范框架。该规范明确了适用于110(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交直流输变电工程的三维协同设计要求,强调设计过程中数据的唯一性、兼容性与安全性,提出实现“一次输入、信息共享”的基本原则。规范涵盖了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协同设计框架、流程管理、资源配置、各专业设计内容、校审机制及成品输出等核心技术章节,全面指导三维协同设计的组织实施。在技术基础方面,规定统一采用CGCS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使用空间右手直角坐标系,并要求模型编码符合NB/T 11198标准,模型精细度满足NB/T 11199的要求。规范定义了协同环境的概念,包括协同平台、数据库、权限控制、版本管理与资源库配置等内容,建立了涵盖数据交互、发布、锁定与冻结机制的操作规则。针对变电工程、架空线路工程和电缆工程分别制定了详细的设计流程、专业间数据交互方式及协同节点要求,并通过附录提供具体的数据交互表单,增强可操作性。此外,规范还对设计校审环节提出明确要求,确保各阶段模型与资料的质量受控,最终实现标准化成品输出,支持数字化移交和全生命周期应用。
《输变电工程三维协同设计规范DLT5880-2024》适用于从事110(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输变电工程勘察设计的设计院所、电力规划研究院、电网企业技术中心及相关数字化工程服务单位。适用于电力行业开展三维数字化设计、BIM技术应用、多专业协同作业的技术人员与项目管理人员,尤其对使用三维设计平台进行变电站、架空输电线路及电力电缆线路设计的工程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本规范也为软件开发商在开发电力行业三维协同设计系统时提供了技术接口、数据标准与功能配置依据。工程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数字化交付验收相关部门也可依据本规范对设计成果进行审查与评估。该规范对于推动电力工程设计向信息化、集成化、标准化发展,提升设计质量与效率,支撑智能电网和数字孪生建设具有广泛适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