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变电工程三维协同设计规范DLT5880-2024.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变电 工程 三维 协同 设计规范 DLT5880 2024
- 资源简介:
-
《输变电工程三维协同设计规范DLT5880-2024》讲解了输变电工程在三维环境下的协同设计技术体系与实施标准,系统构建了从顶层设计到成果交付的全过程规范框架。该规范明确了适用于110(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交直流输变电工程的三维协同设计要求,强调设计过程中数据的唯一性、兼容性与安全性,提出实现“一次输入、信息共享”的基本原则。规范涵盖了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协同设计框架、流程管理、资源配置、各专业设计内容、校审机制及成品输出等核心技术章节,全面指导三维协同设计的组织实施。在技术基础方面,规定统一采用CGCS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使用空间右手直角坐标系,并要求模型编码符合NB/T 11198标准,模型精细度满足NB/T 11199的要求。规范定义了协同环境的概念,包括协同平台、数据库、权限控制、版本管理与资源库配置等内容,建立了涵盖数据交互、发布、锁定与冻结机制的操作规则。针对变电工程、架空线路工程和电缆工程分别制定了详细的设计流程、专业间数据交互方式及协同节点要求,并通过附录提供具体的数据交互表单,增强可操作性。此外,规范还对设计校审环节提出明确要求,确保各阶段模型与资料的质量受控,最终实现标准化成品输出,支持数字化移交和全生命周期应用。
《输变电工程三维协同设计规范DLT5880-2024》适用于从事110(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输变电工程勘察设计的设计院所、电力规划研究院、电网企业技术中心及相关数字化工程服务单位。适用于电力行业开展三维数字化设计、BIM技术应用、多专业协同作业的技术人员与项目管理人员,尤其对使用三维设计平台进行变电站、架空输电线路及电力电缆线路设计的工程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本规范也为软件开发商在开发电力行业三维协同设计系统时提供了技术接口、数据标准与功能配置依据。工程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数字化交付验收相关部门也可依据本规范对设计成果进行审查与评估。该规范对于推动电力工程设计向信息化、集成化、标准化发展,提升设计质量与效率,支撑智能电网和数字孪生建设具有广泛适用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安全人之家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模块现场测试设备技术规范DLT2792-2024.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