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飞机场广播电台工地工棚坍塌》讲解了1958年8月3日21时30分发生在贵阳市建筑工程局一公司承建的飞机场广播电台工程中的一起特别重大伤亡事故。该事故涉及两幢工棚坍塌,导致191人受伤或死亡,其中包括15人死亡和176人受伤。事故发生前,为解决新工人的住宿问题,建筑公司决定搭建可容纳1500人的住房架搭任务。7月15日开始修建工棚,原设计标准为檐高25米、跨度55米,青瓦屋面,三支点承受荷重,床铺独立支柱不压在屋架上。然而,实际施工采用钉木结构,建成的工棚檐高37米、跨度715米,屋架19品,全长684米。施工过程中未进行技术交底和设计,且限额领料单规定使用的扒钉量远未达到要求,实际只用去24千克。床铺被钉在屋架横方上,增加了工棚支柱负荷,使工棚趋于倒塌。此外,工棚于7月31日基本竣工后未经检查验收便仓促进住320余名新工人。8月3日晚,由于部分工人活动引起工棚承载不住,最终导致两幢工棚坍塌。
《贵阳飞机场广播电台工地工棚坍塌》适用于建筑行业尤其是施工现场管理及相关从业人员。此案例揭示了因管理混乱、擅自改变设计标准、盲目施工、偷工减料等违规操作所引发的安全隐患。文件强调了严格遵守国家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的重要性,提醒相关从业者必须重视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确保建筑物的质量与安全性,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同时,对于负责工程监督和验收的人员来说,也是一份重要的警示材料,强调了检查验收工作在保障建筑安全中的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