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密闭式混橡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上班前穿好工作服,戴好手套,口罩,扎紧袖口。2查阅交接班记录,阅读派工单,检查各运转部位有无杂物;检查全机的润滑系统是保持畅通,否则不能开车;检查设备有无故障,有故障不能.
-
成缆管绞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开车前必须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仔细检查各传动部件是否灵活好用,各润滑点应润滑良好,安全防护罩应齐全。2使用电动葫芦吊运线盘,应遵守行车安全操作规程,检查上线的电葫芦吊是否整.
-
化验工安全操作规程1所用药品标样溶液都应有标签,绝对不要在容器内装入与标签不相符的物品。2禁止使用化验室的器皿盛装食物,也不能用茶杯食具盛装药品,更不要用烧杯当茶具使用。3稀释浓硫酸时,必须在硬质耐热.
-
中频热处理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中频设备必须要有两人以上方可进行操作,并指定操作负责人。2工作前,检查机组淬火机床工具仪器仪表,电路水路安全遮栏是否正常良好。3 电机动前,先开泵供水,使电机冷却。水压不.
-
气化器安全操作规程1操作时首先将系统中进液出液阀门关闭,然后缓慢打开进液阀,当管外出现结霜时,缓慢开启出气阀,直至气化量达到要求后,稳定阀门开度。2若出气管发现结霜,造成出气温度过低,表明进液量太大,.
-
液氯气瓶操作事项1气瓶使用前,应首先对其安全状态进行检查,对所盛装的气体进行确认,气瓶质量确实是完好无缺方可领用。如发现气瓶漆色标记不符合有关规定,钢印识别不清,瓶阀出气口结构与所装气体不符,超过检验.
-
氯气安全操作常识1每次更换氯瓶必须开启氯气吸收塔,每半年检查吸收塔的液碱量是否达标,2 危险化学品往往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等特性。3 液氯钢瓶应贮存在专用库房,存放期不得超过三个月,存放高度不得超过.
-
油漆工职业健康操作规程1.油漆工的作业场地严禁存放易燃等物品工作场地不准吸烟。还必须备有消防用具。不准进行焊接和一切明火作业。2.无论是喷油漆或刷油漆作业时,严禁踏在喷刷漆未干的构件上,以防滑倒。3.
-
炉前通用安全操作规程1上岗前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2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各负其责,互相配合;3炉前三机泥炮开机堵渣机必须专人操作,运转时半径内严禁站人;4到煤气区作业时,必须两人以上同往,并携带 CO .
-
空分生产安全操作规程一空分分离常用方法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它们分别以分子状态存在。分子是保持它原有属性的最小颗粒,直径在 108cm,而分子的数目非常多,并且不停地在作无规则运动,因此,空气中.
-
净化工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净化工段主要任务:将锅炉工段吸热降温后送来的 SO2 炉气进一步除尘降温洗涤除去酸雾及砷硒氟水分等有害杂质,使之达到 SO2催化氧化为 SO3 的必备条件。2净化工段工艺流程.
-
煤气站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一基本要求1进入大门即属防火区域。严禁烟火,吸烟必须到指定地点。2在煤气设备及管线上动火或带气检修时,必须先制订安全措施,并开具动火证,方可进行。3对煤气泄漏部分进行检修时,应设.
-
酸洗处理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工作前必须先开通风 15 分钟,并检查好工具夹具,启动设备和通风情况是否良好,发理问题应及时修理更换操作前穿戴好规定的防护用具。2 酸洗槽应有独立的抽风设备。在配制酸液和酸.
-
电镀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电镀人员必须熟悉电镀工艺规程并掌握本工种所用化工材料及设备的性能和维护使用方法,非本工种人员不得随便操作。2开始工作前,要穿戴好配备的劳保防护用品,应先打开通风装置通风1015.
-
水处理工安全操作规程1 上班前检查设备电器,转动部分管道。没有异常方可开启运转。2 对化学物品妥善保管,正确使用。3 交接班时必须将当班每台设备运转情况了解和交待清楚,设备停止运行后应切断总电源。4 .
-
化成干燥清洗工安全操作规程1 充电机必须有良好接地,工作时应穿戴好防护用品。2 在未接好所有极片时,严禁合闸化成。3 化成进行前要先开启酸雾处理系统,盖好化成槽上的盖板。4 化成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工艺.
-
永久气体充装岗位操作规程一:岗位范围及任务:1.1 岗位名称:永久气体充装岗位O2N2Ar1.2 管辖范围:负责永久气体充装前充装中充装后的安全检查气瓶的装卸及气瓶收发记录等。1.3 岗位任务:为客户.
-
聚苯保温材料的使用操作规程1保温材料的使用要做到随进随用,不在现场存放,临时周转要封闭管理,远离火远电源。2 使用前应制定可靠的防火措施,对有关人员进行教育和消防安全交底,经现场消防保卫部门审批,主管.
-
气体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一业务受理1指定专人承接危险货物运输业务,承接危险货物运输与托运方签定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协议。2承接业务时要了解托运方是否按汽车危险品货物运输规则JT6172004规定包装危险货物。.
-
混凝土搅拌输送汽车操作规程一一般注意事项1该机为汽车底盘,可在公路上运行,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的规定。2该机必须使用厂家所规定的液压油润滑油燃油冷却液。换季时注意更换相应的液压油润滑油.
-
油槽回火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开动前,检查电线接头是否牢固,炉子与工具有无缺损。2.工作时,油槽按工艺要求不得超过额定值。3.油消耗后,需补充油时,油中不许带水分。4.工作时要经常注意仪表指示和油槽的.
-
煤气公司运转工操作规程1熟悉螺旋低压湿式储气罐的结构,熟悉罐区内地面和地下管网的分布情况。2了解阀门间及加压站,阀门的控制对象。3 储气罐输入煤气的甲烷的浓度必须在 30以上,如万一储气罐输入煤气的浓.
-
脱硫除尘器操作规程1启动设备运行1确定循环水池达到水位标准:最低水位不得低于吸水口,最高水位不得高于出水口;2检查供液泵是否正常:连轴转动是否正常;3确定除尘器检查口关闭严密;4确定除尘器排灰水口畅通.
-
发生炉操作规程1 新装包括重砌耐火砖或停用一年以上的发生炉,未经烘炉和内部检查,不准点火开炉。2禁止采用汽油酒精及其它能迅速挥发的烈性易燃物作点火助燃剂。3点火前应检查发生炉及其附件附机应完好;电气系.
-
预热器堵塞清理安全操作规程1预热器清扫一点时,其它部位不能打开。2检查清理时应按自下而上的顺序逐点进行。3清扫时现场人员应处于安全位置,位于上风向,并选择好逃逸路线。4清扫保护用品防护面具工作鞋带扣长.
-
KCB33.3 齿轮式输油泵操作规程一.系列齿轮油泵的润滑是靠本身排送的液体进行的,电动机的润滑脂更换,视使用情况而定。所以排送的液体必须清洁,若夹带有细小沙尘或金属粉末,对本泵的使用寿命有严重的影响.
-
贮罐阀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和掌握各贮罐的构造,允许使用压力工艺管线的各种走向以及各阀门的作用和那些为常开常闭阀门。二新罐和检修后的贮罐在第一次充装液化气前,必须进行气体置换或抽真空,使.
-
天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上岗前必须正确佩戴使用劳动保护用品,熟知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2进入工作岗位,对本岗所有设备的安全装置防护设施等进行全面认真检查无误后,方可操作。3开车前要发出信号,并查看设备运.
-
牵引电机烘干炉安全操作规程1.操作人员经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证,方准进行操作,操作者应熟悉本机的性能结构等,并要遵守安全和交接班制度。2.工作前1应检查:测温仪表热电偶压力控制器防爆按钮电气设备接零等;新.
-
洗涤工表面处理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洗涤工房内,所有设备线路,照明应符合防爆要求,加热设备应设在单独房间内。2 穿戴好防护用具,工作时应开动通风机,以排除蒸发气体。nbsp;nbsp;3严禁将烟火,饮.
-
制冷工安全操作规程氟制冷压缩机安全操作规程:对不同类型的制冷装置不同的工况条件,结合制造厂的使用说明书,必须制订制冷压缩机及有关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有关设备保养和维护检修制度。在这里,我们对常用的122.
-
喷漆油工安全操作规程一规定了喷漆油工的安全操作要求;适用于局属各单位从事喷漆油工作业人员。二喷漆室内必须保持通风良好,严禁烟火,不准装砂轮机及其它容易产生火花的设备。三各种油漆汽油香蕉水等,应由专人管.
-
配水精制岗位安全规程1.配水精制要保证配水罐罐口盖好,配水罐周边护栏平台完好,如发现护栏 损坏,平台罐顶腐蚀严重,应及时向组长工段汇报。2.工作时间要穿戴好劳动保护工具,防止冷凝液烫伤。开关阀门时应缓.
-
管道带压堵漏施工安全操作规程1施工操作人员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必须经严格专业技术培训,带证上岗操作。2施工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工作服和专用防护用品,才能进入施工现场。3泄漏和施工现场设明显的警示标记和限制.
-
烟气脱硫废水处理工程泵类设备操作规程一运行管理根据进水量的变化及工艺运行情况,应调节水量,保证处理效果。水泵在运行中,必须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并符合下列规定。应注意观察各种仪表显示是否正常稳定。轴承.
-
看枪工安全操作规程1操作工必须穿戴好工作服,正确使用劳保护品。2发现堵枪时,小心处理,抽枪时应避开枪口,以免被泥浆烫伤。3使用工具应轻拿轻放,不能放在平台边缘,以免落下伤人。4清仓市,一定要系好安全带.
-
热洁炉安全操作规程1.应同时遵守汇流供气站安全操作规程和液化石油气站区设备安全操作规程。2.应定期检查安全报警系统是否正常。3.开炉前应检查炉门密封是否完好,两级水喷淋系统工作是否正常,高温控制系统可.
-
注氮工作业操作规程1注氮管路系统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压力试验,确保密封不漏气。2注氮工必须携带便携式瓦斯检测报警仪,进入工作地点,应首先检查瓦斯等气体以及巷道顶帮的情况,确认安全后,方可正常操作。3共.
-
天然气切割安全操作规程1切割作业前的准备1 进行切割作业前,必须检查各种设备和安全装置经已安装正确,并且各种设备运行正常。2确定燃气压力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并已正确的和割据连接。减压后燃气压力一般取 0.
-
氨制冷设备安全操作规程一开车前的准备工作1查看记录,了解压缩机上停机的原因2检查压缩机各运动部分是否有障碍物3检查润滑油上是否有达到要求4检查控制台上压力表阀是否开启5检查压缩机地脚螺丝是否松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