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法规识别确定程序1目的为了获取更新识别适用于本公司的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特制定本程序.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获取更新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以及适用性确认.3职责安全处负责获.
-
对相关方的管理程序1目的为了保证公司 OHSMS 的正常运行,对可能产生职业安全健康危险的相关方进行管理,特制定本程序.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与公司 OHSMS 有关的涉及相关方的所有公司管理部门.3职责.
-
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基本程序和方法化学事故处置是一项危险性大技术要求较高的系统工程,战斗行动要在现场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下,周密组织,科学施救.处置中要加强个人防护,灵活运用各种有效的技术手段和进退得当的战.
-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动火六大禁令1没有获批准的动火证,严禁动火.2不与生产系统隔绝,严禁动火.3设备管道储罐等不进行清洗置换合格,严禁动火.4不把周围易燃物清除,严禁动火.5不按时作动火分析,严禁动火.
-
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特别警示1易燃液体或液化石油气储罐区发生灾害事故,受理报警的通讯员一定要问清是燃烧还是泄漏,并告之随车指挥员,指挥中心要通过电台不断提示这一重要情况;2辖区中队指挥员在接到易燃液体和.
-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的风险管理本文从风险管理角度出发,针对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的危险因素识别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建立在事故发生可能性和后果危险物质数量和性状以及人员暴露时间等因子基础上的风险评价方法,并提.
-
危险化学品仓库防火管理1 1严格控制火源.严格控制火源.1库房内一般不允许动火,确需动火作业时,必须办理动火审批手续.库房内动火,必须撤离库内和附近可燃物品,在指定地点,按指定项目进行,并有专人监护.
-
危险化学品仓库的安全要求危险化学品的储存设施常见的有危险化学品仓库储罐和石油库.现以危险化学品仓库为例,介绍储存设施及其安全要求.1 1库址选择基本要求库址选择基本要求1大型危险化学品仓库液化石油气储.
-
危险化学品储存单位的审批部分内容预览只能预览部分内容,查看全部内容需要下载.注:预览效果可能会出现部分文字乱码如口口口内容显示不全等问题,下载是正常的.内容摘要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在第二章中对危险化.
-
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安全与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使用不断增加.截至 2010 年,全国共有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2.2 万家,生产 7700 多种危险化学品.近年来,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
-
危险化学品储存运输包装的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由于具有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危险特性,在储存运输包装过程中,若处理不当,极易造成事故,轻则影响生产,造成经济损失,重则造成人员伤亡,严重污染环境.随着危险化学品.
-
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安全防控体系的建立随着中国石油化工产业的迅速发展,石化产品运输产业就逐步壮大了,而且公路运输承担着重要任务.一些专业的运输物流企业也是多如雨后春笋.如此形成的公路运输格局也导致事故频.
-
危险化学品储存的安全管理储存是指产品在离开生产领域而尚未进入消费领域之前,在流通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停留.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企业都存在危险化学品的储存问题.安全储存是危险化学品流通过程中非常重要.
-
危险化学品储存管理1 危险化学品储存库房及场所应设专人管理,并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和应急器材设备.管理人员使用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掌握储存物质的理化特性储存方式个体防护和应急处置措施.2 品管部仓库.
-
危险化学品介绍全世界每年化学品年产量超过 4 亿吨,已为人所知的化学品有 500700 万种之多,在市场上流通的已超过 10 万种,而且每年还有 1000 多种新的化学品问世.其中属于危险化学品的大约.
-
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区域划分根据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危害范围危害程度与危险化学品事故源的位置,划分事故中心区域事故波及区及事故可能影响区域.一事故中心区域一事故中心区域中心区即距事故现场 0500m 的区域.
-
危险化学品仓库的安全管理1 1 危险化学品的贮存危险化学品的贮存1应将贮存物品按其危险性进行分类和品名编号,并根据其特性分别贮存在相应的库房内.2危险化学品应采用分类分间分堆贮存;严禁将自身能形成爆炸.
-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考评自评报告部分内容预览只能预览部分内容,查看全部内容需要下载.注:预览效果可能会出现部分文字乱码如口口口内容显示不全等问题,下载是正常的.内容摘要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
-
危险化学品储存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分析分析研究危险化学品储存发生火灾的原因,对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储存管理是十分有益的.物质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不论固体液体或气体物质,凡是与.
-
危险化学品使用管理1 危险化学品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掌握使用物质的理化特性安全操作个体防护和应急处置措施,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2 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必须指定专人操作,加强管理,现场配备足.
-
危险化学品储运安全要点一易燃易爆仓库1危险化学品必须储存在经有关部门批准设置的专门的危险化学品仓库中,未经批准不得随意设置化学危险品储存仓库.2甲乙类库房内不应设置办公室休息室,并不应贴邻建造.3甲乙.
-
危险化学品储罐区的安全管理措施一安全技术标准1.平面布置1易燃易爆罐区要保证防火堤事故池严密不漏,坚固可靠,其容积符合规范要求;2罐区内的罐间距罐与工艺装置等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及集团公司现行的有关安全规.
-
危化品应急处置基本办法一爆炸品事故处置爆炸品由于内部结构特性,爆炸性强,敏感度高,受摩擦撞击振动高温等外界因素诱发而发生爆炸,遇明火则更危险其特点是反应速度快,瞬间完成猛烈的化学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
危化品操作人员培训考核工作应注意的问题从事危险化学品作业的操作人员,由于直接接触危险化学品,其安全技能的高低,对保证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使用运输的安全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所以,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考.
-
危化品建设项目安全审查程序一安全条件审查提交材料:一建设项目安全条件审查申请书及文件;二建设项目安全条件论证报告;三建设项目安全评价报告;四建设项目批准核准或者备案文件和规划相关文件复制件;五工商行政.
-
危化品的安全使用1.如何区分危化品与普通化学品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等特性,会对人包括生物设备环境造成伤害和侵害的化学品叫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在不同的场合,叫法或者说称呼是不一样的,如在生.
-
危化品有效监管的两大保障一制度保障一制度保障1 1完善制度标准完善制度标准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化品安全管理的内容不仅包括危险货物品名表国标 GB12268所列的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
-
危化品生产如何分类危险化学品的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也不尽相同.根据国家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344 号的规定,危险化学品按照其理化性质及危害,可划分为 7 个大类:1.爆炸品;2.压缩气体和.
-
危化品经营单位的消防监管随着化学工业的迅猛发展和化学物品的广泛使用,由危险化学品引发的灾害事故越来越多,损失和伤亡越来越大.为此,国务院制定并于 2002 年 3 月 15 日起施行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
-
危化品罐区安全设施及设备工作原理一设备 1泡沫消防站包括储罐环管水喷淋主要作用:在储槽发生险情时,如失火爆炸时启用水喷淋可以隔绝火势蔓延和降温的作用,泡沫消防站启用可以直接灭火.2防爆阻火呼吸阀阻火防.
-
危化品运输安全 6 项注意危化品易燃易爆易中毒易污染,运输中一旦肇事就可能酿成重特大事故,后果不堪想象.同时,给施救带来相当大的困难,处理回收也极为棘手.值得指出的是,绝大多数伤亡者并非司乘人员,而是.
-
危化品运输车安全行驶知识一严格源头管理.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要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并配备专业人员,切实从源头上把好安全关,真正落实主体责任.要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出入库和核准制度,杜绝无资质车辆和人员装.
-
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原则1统一指挥,协同配合处置危险化学品事故的行动需多方力量参加,现场情况复杂,专业技术性强,并且在整个行动中每个环节都不是某一个部门能完成的,要在现场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各方力量积极配.
-
危险化学品一般应急措施1发现危险化学品泄露等事故后应立即报告环保安监部门,组织有关人员对泄漏现场进行处理,无关人员尽快撤离事故现场,情况严重的应立即向 119 报警.同时禁止启动现场车辆,阻止其它车辆.
-
危化品承压罐车的安全监管危险化学品承压类运输罐车属于移动式压力容器.常见的承压类罐车有铁路罐车低温绝热罐车液化气体汽车罐车长管拖车罐式集装箱等.一危化品承压类罐车的安全监管内容一危化品承压类罐车的安全.
-
危化品安全管理的问题及对策1 严峻的现实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每年有癌症患者 600 万人,每年因癌症死亡约 500 万人,占死亡总人数的十分之一.我国每年癌症新发病人有 150 万人,死亡 11.
-
危化品的贮藏安全1化学危险品的包装应注意什么1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盛装钢瓶,应定期进行安全检定,有合格证明.开关安全帽应旋紧不漏气,并有防震圈或保护套.2易燃易爆的有毒的不能接触空气的液体产品,视其蒸.
-
危化品灼伤处理办法氢氟酸危害:1皮肤损害程度与氢氟酸浓度,接触时间,接触部位及处理方法有关.浓度越高,接触时间越长,受害组织越柔软或致密,作用就越迅速而强烈.2接触 30 以上浓度的氢氟酸,疼痛和皮损.
-
危化品装卸这些要点请一定牢记6 月 12 日,贵州省贵阳经开区,一车辆在三强兴兴化工贸易有限公司卸载甲酸甲酯时发生泄漏,事故造成 8 人死亡3 人受伤,再次引起人们对危化品装卸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危化.
-
危化品管理三要持续高温和许多地区暴雨连天,大大增加了危化品生产保管和运输的难度.对已经发生的事故进行总结后会发现,说一千,道一万,事故的根本原因还是出在对生产安全的控制和管理不够严格上.具体说来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