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故原因与人的心理因素引起事故的原因多种多样,有设备的因素也有人的因素。人的因素除了生理因素外,重要的还有心理因素。从安全心理学理论出发,人为事故原因分为三类。第一类:有意违反安全规程或无意违反规程;.
-
钢结构安装坍塌事故案例分析及警示1零事故安全文化的理念国外零事故的定义:预防所有可能事故,包含重大伤亡事故财产损失停工施工局部受限制和进度延误等。工程施工的安全事故发生遵循工程事故冰山模型,即一次重大.
-
施工工伤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制度1工伤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依据:国务院199175 号令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处理规定 建设部19933 号令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 建设部199496 号建设职.
-
一起建筑事故,总包与分包如何认定责任某市一建筑工地总包甲单位将塔吊的安装拆卸作业分包给乙单位,双方签订了安全管理协议,并明确各自安全管理职责。2012 年 6 月 2 日,乙单位在组织塔吊拆除过程中因.
-
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和处理制度为了积极预防妥善处理安全事故,保护员工自身他人的合法权益和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 493 号,等有关规定.
-
伤害事故防护措施1物体打击物体打击是指物体在受重力或其它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交叉作业,防止物体坠落。防止高处有浮物或者设施不牢固,或浮物因碰或者被风吹落。严防设施倒塌。严.
-
中央变电所工伤事故经过2005 年 8 月 21 日晚 20.50 时,1150 中央变电所施工工作面渣出完后,扒斗机司机丁新贵准备将扒斗机前面巷道两帮的渣反向扒到工作面,当时扒斗机的扒斗刚好在扒斗机.
-
火灾事故调查一般程序一一般规定1 除依照火灾事故简易调查程序的外,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火灾进行调查时,火灾事故调查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必要时,可以聘请专家或者专业人员协助调查。2 公安部和省级人民政府公安.
-
建设工程安全事故处理程序一事故发生及时报告建筑施工现场发生伤亡事故后,负伤人员或最先发现事故的现场人员人应立即将事故概况包括伤亡人数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原因等报告本单位工程项目经理部领导或安全技术人员,.
-
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定义内涵案情回放2012 年 3 月 24 日,原告薛某步行至淮安市清浦区新民东路某段,因被被告魏某违法停放于路边的厢式货车挡住去路,便从该车尾部通过,此时车的左后轮胎突然爆炸,致薛.
-
起重伤害事故的特点及预防起重伤害是指起重作业所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如桥式类起重机 臂架类起重机升降机及轻小型起重设备等在作业时引起的倾翻提升设备过卷脱钩砸人吊索具断裂或设备失灵导致重物坠落移动吊物撞人.
-
钻井工程事故处理规则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钻井工程事故处理的各种办法。本标准适用于吐哈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各种钻井单位。2卡钻事故的处理2.1 首先详细了解卡钻前的现象,事故发生经过,卡钻位置.
-
事故调查处置程序管理规定1.管控目的加强生产安全事故调查管理,规范安全事故调查标准化作业,推进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制度化建设。2.管控范围公司内生产安全事故的原因调查。3.管控对象3.1 事故调查的一般程.
-
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为了进一步增强职工及管理者的责任感,加大对各类事故的责任追究力度,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特制定了责任追究制度。一事故的类别 1安全事故;2生产事故;3设备事故;二事故性质:1安全事故:轻.
-
事故调查讨论追查制度1轻伤重伤事故的调查,由企业负责人或其他指定人员组织生产技术安全等有关人员以及工会成员参加的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2死亡事故的调查,由企业主管部门同企业所在地区的市或者相当于设区的市.
-
监察部门参加事故事件调查处理主要内容一监察部门参加事故事件调查处理原则1监察部门应参加涉及本单位人员的事故事件及组织背后问题的调查处理工作。2组织开展事故事件调查工作中,在查处事故事件本身存在的失职渎.
-
安全事故上报及责任追究管理规定1.管控目的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工伤认定上报划分标准责任追究执行监督管理工作,使其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要求,适应公司管理需要。2.适用范围公司内生产车间及职能部门。3.管.
-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处理计划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处理原则1迅速组织撤退灾区和受事故威胁区域的人员。事故发生后,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严重威胁灾区尤其是回风侧人员的生命安全,为了保证撤退和抢救人员的安全,.
-
从事故特性谈降低事故的措施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有效地控制和消除事故,保障人的身心安全与健康。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对事故及事故的统计分析预防控制等方法进行研究。事故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出乎人们意料的.
-
意外安全生产事故处置流程1意外安全生产事故处置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施救,有效控制,保全证据,及时上报。的原则。应按国家安全生产法第七十条 四川省安全生产条例第六十二条六十三条六十四条六十五条的规定,.
-
事故隐患排查整改报告制度为了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基础工作,及时准确排查事故隐患,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实现安全生产,经研究决定,特.
-
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制度第一条为了做好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特制订本制度。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各部门负责人。第三条事故分类。根据安全事故发生的情形和导致安全事故的原因不同,将安全事故分为以下四类。一火.
-
安全事故与事故隐患比较分析一比较1 相同之处1都是在人们的行动如生产或社会活动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2都涉及到人物和系统环境。3都对人们的行动如生产或社会活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2 不同之处:1事故是在.
-
生产事故分析处理制度为了加强事故管理工作,全面掌握事故情况,查明事故原因,吸取事故教训,研究分析事故发生规律,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安全生产,特制定如下规定:一事故报告1发生生产责任事故,事故单位立.
-
用事故致因理论分析饭店安全事故从事故的定义和特性可知,事故是违背人的意志而发生的意外事件,而且事故具有明显的因果性和规律性。因而,要想找出事故的根牟原因,进而预防和控制事故,就必须在千变万化 各种各样.
-
火灾事故调查的处理1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在火灾事故调查过程中,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一涉嫌失火罪消防责任事故罪的,按照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立案侦查;涉嫌其他犯罪的,及时移送有关主管部门办理.
-
两措典型反事故技术措施A.1防止人身伤亡事故A.1.1进入生产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着装必须符合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和公司安全管理标准相关部分的要求。A.1.2生产现场道路地面平整无杂物,平台齐全符合规定.
-
事故调查倒查责任追究制度为了及时查清事故发生原因,明确事故当事人的责任,严肃追究重大安全事故的责任,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
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环境因素监控管理办法第一条 为了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及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进行有效的预防监控,建立应急预案,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要求,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第二.
-
事故调查处理管理制度1 总则1.1为了及时报告调查统计处理生产事故,规范风电场生产事故管理和调查行为,制定本规定。1.2风电场生产事故调查应做到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
-
重大交通事故的处理技巧重大交通事故的处理技巧重大交通事故,是指死亡一至二人或重伤三人以上十人以下的事故,处理此类事故要求事故处理人员具备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包括熟悉道路交通方面的事故赔偿方面的法律法规以.
-
安全事故调查的几个方面一安全资质及资格证是否齐全 检查如下内容:1危险化学品生产及经营建筑施工等高危企业是否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或经营许可证,其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是否取得相应的安全管理资格证;2相.
-
着火安全事故处理报告一 事故发生情况2013 年 11 月 17 日下午 16 时 20 分左右,喜盈水月轩工程,A 栋 17110轴交 1A 轴在第六层外架安全网被烧着。过火面积约 10M2 左右,.
-
事故调查报告不宜载明处罚数额近年来,笔者在与一些基层安全生产监管人员进行业务交流中,看到各地同行撰写的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对事故责任者进行罚款的行政处罚表述不尽相同,有的对事故责任者的行政处罚直接量.
-
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强化事故管理工作,全面掌握事故情况,查明事故原因,认真吸取事故教训,研究分析事故发生规律,防止同类事故发生,减少企业财产损失,保证职工生命安全,及时.
-
工伤的预防措施对工伤的预防措施可分为工程技术措施教育措施和管理措施。1.工程技术措施 工程技术措施是指对设备设施工艺操作等,从安全角度考虑计划设计检查和保养的措施。对新设备新装置从设计阶段开始,充分考.
-
防止事故五项原理从安全角度研究安全生产,防止事故发生的原理有如下 5 种。1.能预防的原理工伤事故是人灾,与天灾不同,人灾是可以预防的。要想防止事故的发生,应该立足于防患于未然。因而,对工伤事故不能只.
-
伤亡事故调查处理管理程序1 目的为了满足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下,使本公司员工伤认定 救治和工亡善后处理处于受控状态,并使其特性达到预期要求,特制定本程序。2 适用范围本程序规定了发生人身伤亡事.
-
煤矿冒顶事故分析一.编制说明在顶板事故中,采煤面冒顶事故所占比例很大,尤其是炮采工作面,导致采煤面冒顶的因素复杂繁多。本节采用事故树分析的方法,在对已发生事故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有关理论和实践,对回采工.
-
如何开展案例教育事故案例教育因其直观性真实性和感染力强成为集团公司各单位安全教育的一种重要内容。但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案例教育效能,进而强化全员安全意识,却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对待的问题。笔者认为,要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