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县域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指南讲解了气象灾害的全流程管理机制,涵盖了气象灾害的监测、精细化预报与预警以及相关响应和体系运行保障的内容框架。县域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指南描述了如何在国家气象观测站网.
-
雾的预警等级QXT227-2014讲解了针对大范围雾情发布的预警标准及分级,明确了适用于雾天气监测、预警及气象服务的指导规则。标题描述了雾的概念和能见度的相关定义,并特别对国家基本气象站与国家基准气候.
-
小麦干热风灾害等级QXT82-2019讲解了有关北方麦区的小麦干热风灾害的定义、类型和指标内容。标准从高温低湿型、雨后青枯型以及旱风型这三种小麦干热风主要类型着手,详细地规范了不同类型下判定是否形成干.
-
香蕉、荔枝寒害等级QXT80-2007讲解了针对香蕉与荔枝种植过程中可能遭遇的低温寒害所制定的标准等级内容。该标准通过量化气象条件影响,详细列举了不同等级的寒害对于香蕉和荔枝的具体表现特征及损害程度。.
-
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监测指标讲解了针对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监测的具体指数和计算方法,包括面积指数、强度指数、脊线指数、北界指数以及西伸脊点指数,同时还详细描述了在特殊情况下如何对这些指标进行调整处理。.
-
文物建筑防雷技术规范讲解了适用于文物保护单位的防雷分类及标准要求,详细阐述了防雷工程的设计、安装施工及维护与管理的各个流程和技术规范。规范定义了文物建筑相关的术语和关键部件,描述了接闪器、引下线、接地.
-
温室气体玻璃采样瓶预处理和后处理方法讲解了温室气体采样瓶进行预处理与后处理的一整套规范要求和技术操作流程。该文档从温室气体的相关定义出发,涵盖了玻璃采样瓶在首次使用前或污染后再使用时所需的恒温热脱附处.
-
温室气体玻璃瓶采样方法QXT164-2012讲解了针对大气中具有长期存在特点的温室气体进行精准采集的过程,包括采样系统的构成及其工作原理、对环境和时间要求较为严格的采样条件等具体细节。文档明确了采样的.
-
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甲烷观测规范QXT429-2018讲解了利用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法对大气中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的在线测量及数据处理技术。该规范描述了适用于温室气体浓度观测的方法学要求,具体包括测量方法、.
-
温室气体观测数据格式BUFR讲解了用于温室气体观测数据表示和交换的标准化方法,其涵盖范围为光腔衰荡光谱法、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法以及气相色谱分析法等在线观测和瓶罐采样的温室气体数据的表达规范。文中定义并.
-
早稻播种育秧期低温冷害等级讲解了有关早稻在播种育秧期受到低温冷害影响的相关等级划分及其适用场景。该文档描述了露地和薄膜两种育秧方式的低温冷害等级指标,涉及日平均气温、低温过程持续天数及平均日照时数的具.
-
用电需求气象条件等级QXT97-2008讲解了与用电需求相关的气象条件评估标准,涵盖了电力负荷及用电量与气温、湿度和风速等关键气象要素的关系。用电需求气象条件等级QXT97-2008描述了科学计算方法.
-
杨梅冻害等级讲解了针对杨梅种植区越冬期与开花期冻害等级的具体划分依据及其表现症状。杨梅冻害等级描述了通过气温和持续天数作为指标来评定杨梅树的受冻程度,涵盖了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并在术语定义上区分.
-
有源L波段风廓线雷达讲解了针对采用有源相控阵体制的有源L波段风廓线雷达的设计、生产及检验等方面的标准规定,内容涉及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类型。标准中对术语定义进行了详细说明,并列出了诸如“风廓线雷达”、“.
-
雨量传感器QXT13-2002讲解了SL2-1型雨量传感器的设计、生产以及检验与验收的相关规范。该文件详细描述了传感器的基本参数,包括外形尺寸和重量等具体指标。对于承水口内径、阈值、分辨力和测量范围也.
-
遥感卫星光学辐射校正场数据格式QXT176-2012讲解了遥感卫星光学辐射校正场的数据格式标准化内容。遥感卫星光学辐射校正场数据格式QXT176-2012描述了范围、术语定义以及数据文件的总体要求,包.
-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标气制备方法QXT215-2013讲解了关于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和甲烷(CH4)标气制备的具体流程及要求。此文件定义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的概念与特性,详细.
-
玉米干旱灾害风险评价方法讲解了玉米种植过程中由于水分供应不足所导致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的评估方法与计算方式,涵盖了从危险性到防灾减灾能力的多项量化分析指标体系。玉米干旱灾害风险评价方法描述了通过一系列公.
-
旋转式测风传感器QXT23-2004讲解了旋转式测风传感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等内容,同时明确了适用于数字式输出和自动观测的测风仪相关规范。该文件对气象行业广泛应用的风向风速测量设备进行系统.
-
雪深自动观测规范QXT434-2018讲解了雪深自动观测的方法、仪器要求及安装维护规范。该标准详细规定了观测地段选择原则,包括应选取能反映本地降雪特点的平坦、开阔且避风处的自然下垫面,并对时制和日界作.
-
移动气象台建设规范QXT83-2019讲解了移动气象台的建设和设计标准,详细列举了车载平台、供配电系统、通信传输系统、信息采集及处理系统、预报服务系统、防雷系统以及保障措施的具体要求。该规范取代了原标.
-
新建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报告编制规范讲解了加油加气站、石油库、液化石油气瓶装供应站、石油化工、烟花爆竹工程场所等八类特殊场所的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报告编制方法,详细说明了编制流程与标准要求。文件描述了各类设施.
-
新一代天气雷达选址规定讲解了新一代天气雷达的选址标准和流程,包括范围、术语定义、选址原则及前期准备工作等内容。该文件明确规范了新一代天气雷达站址选择的关键指标,包括候选站址数量要求、站点之间的适当距离.
-
烟花爆竹燃放气象条件等级QXT354-2016讲解了烟花爆竹燃放适宜性的评定方法,包括标准的具体适用场景、术语定义及相关的等级划分原则。该文描述了燃放指数作为评价烟花爆竹安全性的重要参数,并基于风速、.
-
灾害性空间天气事件应急响应启动等级QXT624-2021讲解了我国气象行业关于空间天气灾害应急响应的标准化规范。本文件描述了如何基于太阳耀斑、太阳质子事件、地磁暴和高能电子暴的强度等级,来划分应急响应.
-
新一代天气雷达站防雷技术规范讲解了新一代天气雷达站在防雷设计、施工方面的综合技术标准,涵盖从防护原则到具体实施细节。该规范定义了诸如直击雷、雷电感应及雷电波侵入等关键术语,并针对雷电防护区域的划分、防.
-
应用气象观测站建设规范海港讲解了适用于海港的气象观测站选址要求、观测项目的构成以及观测设备和布设等技术细节。标准对选址的站点分布进行了明确规范,强调海港气象观测通常由多个观测站在港区、锚泊地及进港航道.
-
烟花爆竹生产企业防雷技术规范讲解了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在防雷设计、施工和检测方面的一系列技术和管理要求。标准涵盖了危险品储存和生产过程的防雷保护分类,明确了直击雷防护装置安装的技术规则以及电涌保护器等设备.
-
行业气象服务效益专家评估法讲解了气象行业如何采用专家评估方法衡量和评价气象服务效益的标准流程和方法。该标准提供了气象服务效益在特定行业产生价值的定量计算模型,并针对从单个典型单位到全行业的气象服务效益.
-
新一代天气雷达站防雷技术规范讲解了雷达站在防雷区域划分以及具体的防雷保护措施上的技术规范。该文件描述了雷达站防雷区(LPZ)的不同划分方法,包括可能受到直接雷击影响的LPZOA区、不会遭受直接雷击的L.
-
中国雨季监测指标华北雨季讲解了对华北地区雨季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的检测方式,定义和明确了多个与华北雨季相关的术语及概念,如日降水量、5天滑动累积降水量、雨季综合强度指数等,为后续的判定提供依据。文档规定.
-
中国雨季监测指标华南汛期讲解了华南地区汛期监测的具体标准与指标体系。该标准详细规定了对华南汛期进行有效监测所需的数据资料、判定条件以及相关的计算方法。文中描述的术语和定义部分对华南汛期及其关键因素,如.
-
中国气象频道安全播出规范讲解了中国气象频道安全播出的技术指标、播前管理以及运行维护要求,为实现高质量的安全播出提供系统性的技术指导。文档详细描述了气象频道在机房环境方面的要求,包括机房布局、面积、净高.
-
中国气象频道省级节目插播讲解了中国气象频道中关于省级节目插播的技术和业务规范,涉及插播系统建设、运行及本地节目的制作要求等。文档描述了插播系统的结构设计、技术参数、关键环节备份以及安全播出的细节,并明.
-
中国雨季监测指标华西秋雨讲解了华西地区秋雨的标准化监测体系和相关技术要求,对秋雨现象、监测站点选择、起止日期及强度计算进行了全面阐述。文件详细规定了适用于气象领域中的专业术语与定义,例如“华西地区”“.
-
直径47mm大气气溶胶滤膜称量技术规范QXT305-2015讲解了直径为47毫米的大气气溶胶滤膜在称量过程中的技术规范与操作要求,具体涉及范围、称量条件与设备的要求及整个称量流程。本规范描述了用于采集.
-
纸质气象记录档案整理规范QXT184-2013讲解了针对纸质气象记录档案的组卷、卷内编目、装订以及装盒的技术要求和实施步骤。该标准明确了纸质气象记录档案整理的具体方法,并详细描述了如何按照密级统一、期.
-
中国气象卫星名词术语QXT205-2013讲解了中国气象卫星的通用术语、名称及观测仪器等方面的定义与规范。文档详细阐述了气象卫星轨道类型、姿态控制以及数据传输等多个方面涉及的核心概念,包括极轨和地球静.
-
早稻播种育秧期低温阴雨等级QXT98-2008讲解了我国南方早稻播种育秧期间主要气象灾害即低温阴雨的相关指标和分级标准。标准内容包括术语和定义的详细解析,例如对低温阴雨、气温以及日照时数的概念阐述。在.
-
增雨防雹高炮系统技术要求讲解了我国在人工影响天气领域中高炮系统的详细规范与具体标准。增雨防雹高炮系统技术要求描述了增雨防雹高炮系统的技术构成及要求,并对组成该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高炮和炮弹进行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