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讲解了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的组成部分与功能,并对其实现气象能见度观测的核心要求进行了说明。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描述了仪器由传感器、采集器及外围设备构成的完整架构,其具体功能涵盖连续气象能.
-
气象用湿球纱布讲解了气象领域湿球温度表使用的脱脂纱布的技术要求、检测方式以及质量标准。该文件描述了湿球纱布的基本性状,要求其脱脂后达到柔软无臭、无味的状态,明确了白度、纱线号数、经纬密度和规格尺寸的详.
-
气压、气温、相对湿度自记纸记录数字化讲解了气压、气温、相对湿度自记纸记录的数字化流程与技术要求,涉及从预处理到最终成果数据的质量检查环节。描述了通过扫描形成图像文件并进行自动提取,获取单位时间内随时间.
-
气象用固定式水电解制氢系统QXT420-2018讲解了气象用固定式水电解制氢系统的性能要求、组成部件及相应的检验标准。该文档描述了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制氢主机(如水电解槽、分离除雾器和压力平衡阀等.
-
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编码规范QXT342-2016讲解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编码规则和数据组成结构,通过具体的信息实体和元素说明,详细解析了预警信息发布的内容构成。该标准提供了全面的框架体系,涵盖了从基本信.
-
气象专用技术装备功能规格需求书编写规则QXT503-2019讲解了编写气象专用技术装备功能规格需求书的基本原则、内容规范以及结构要求。该标准详细列明了气象专用技术装备的名称及术语定义,并强调需按照标准.
-
气象仪器型号与命名方法讲解了关于气象仪器型号编写及命名的相关原则和方法。文档规定,气象仪器的型号由类别、组别、列别、型别、分隔符和改型等部分组成,并对这六部分内容的排列顺序和构成进行了详细阐述。文件还.
-
气象预报传播规范QXT315-2016讲解了气象预报传播的基本要求、监控反馈机制以及相关记录的具体规范。气象预报传播规范描述了该文件的适用范围和目的,旨在通过明确的规定来保障气象预报传播活动的合法性和.
-
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技术规范冰雹讲解了关于冰雹灾害风险评估的资料收集、数据处理及具体评估方法的标准规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技术规范冰雹描述了包括最大冰雹直径、降雹持续时间、降雹时极大风速等关键致灾因子,并明.
-
气象仪器系列型谱QXT7-2001讲解了我国气象行业中使用的各类气象仪器产品的详细分类及技术性能指标。标准修订并细化了气象仪器分类,将其分为地面气象观测仪器、高空气象观测仪器、遥感气象观测设备、特种观.
-
气象预报传播质量评价方法及等级划分讲解了气象预报传播质量的评价体系,具体明确了评价范围、指标及赋值权重等内容。气象预报传播质量评价方法及等级划分描述了包括公众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以及气象灾害预警信.
-
气象业务氢气作业安全技术规范讲解了气象业务领域中氢气作业涉及的多项技术细节与要求。该规范涵盖了储氢瓶的安全要求、水电解制氢的技术标准、化学制氢的规范操作及气球充灌的安全准则等。描述了包括通用设备要求,.
-
气象影视资料编目规范讲解了气象行业影视资料的标准化编目要求和方法,详细涵盖了编目的层次结构与著录项的具体定义、说明及应用规则。气象影视资料编目规范描述了四个不同层次的编目内容:节目层、片段层、场景层、.
-
气象业务氢气作业安全技术规范QX33-2005讲解了气象业务中涉及的氢气生产、使用、储存及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措施。该文件涵盖了规范引用、适用范围、关键术语定义和具体要求。文档中明确指出,特种设备需符.
-
气象行业标志讲解了气象行业标志的具体构成与组合形式,并对相关要求进行了详尽规范。该标准从范围到实施规则逐步展开,详细定义了术语及概念,例如标志、文字符号、图形符号和色值。同时,它明确描述了气象行业标志.
-
气象用铂电阻温度传感器讲解了针对该类型温度传感器的各项规定与技术标准。描述了铂电阻感温元件的电阻-温度关系公式以及具体的分度表内容,采用了1990年国际温标(ITS-90)数值,并引用IEC751第二.
-
气象仪器环境试验方法QXT20-2003讲解了直接辐射表的技术规范、产品组成和测试标准,以确保太阳直接辐射测量的准确性。该文档详细阐述了工作级热电式直接辐射表的技术指标和相关定义,如太阳直接辐射、辐照.
-
气象仪器型号与命名方法QXT6-2013讲解了气象仪器命名的规则和编写原则,为行业标准化提供了依据。标准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仪器命名以及型号组成五大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并辅以附录A中明.
-
气象仪器术语QXT8-2002讲解了我国气象行业标准中关于气象仪器及其检定检验设备相关的术语与定义。标准详细列出了不同类型的气象观测仪器及其工作原理和应用方式,例如用于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及降水.
-
气象要素分类与编码QXT133-2011讲解了关于各类气象要素及相关信息的分类与编码方法。本标准对范围进行了清晰的规定,并详细描述了术语和定义中的重要内容。文件提出了气象要素代码由五位数字组成的概念,.
-
气象业务综合监视数据要求讲解了气象业务综合监视数据的分类、内容及其具体属性定义,详细介绍了事件信息、状态信息和指标数据三种数据类型,并对各类型的构成与要求做出了规范说明。该标准文档描述了各类信息如气象.
-
气象要素特征值QXT515-2019讲解了气象行业标准中气象要素通用特征值和专用特征值的规定,旨在为气象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提供科学依据。气象要素特征值描述了气象观测中数值缺失、未观察或无结果等特定情况下.
-
气象信息服务企业信用评价指标及等级划分讲解了适用于气象信息服务企业的信用等级划分依据及标准。该标准规定了气象信息服务企业在信用风险方面如何分级,并提供了一套详尽的指标体系和具体评分方法来衡量这些企业的.
-
气象行政执法案卷立卷归档规范讲解了气象行政执法案件中形成的文书、证据材料如何按照规范流程立卷和归档的要求。气象行政执法案卷立卷归档规范描述了从文件的收集到立卷,再到卷内文件的排列、备考表的填写、卷皮和.
-
气象信息服务投诉处理规范QXT376-2017讲解了气象信息服务中涉及投诉问题的标准规定及流程。该标准规定了投诉处理的基本要求、类型及结果应用,明确了气象信息服务活动的投诉范畴,并针对信息公开、公正公.
-
气象信息服务单位服务文件归档管理规范QXT352-2016讲解了气象信息服务过程中各类文件的系统性归档分类标准和管理要求。该标准描述了归档文件的具体内容及其分类,主要包括管理类、协议类、标准类、产品类.
-
气象信息服务监督检查规范QXT375-2017讲解了气象信息服务领域的监督和检查标准,内容涵盖了对气象信息提供与传播行为的合规性要求。该文件规定了气象信息服务中备案管理、气象预报传播规范性审查及是否使.
-
气象信息服务基础术语讲解了气象信息服务市场的规范化运行所需的基础术语。本标准通过界定包括气象预报、公众气象预报以及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等一系列核心定义,构建了一套完整而严谨的术语体系。描述.
-
气象信息服务单位运行记录规范QXT351-2016讲解了气象信息服务单位在提供气象服务过程中的各项运行记录规范和相关要求。该文件定义了气象信息服务单位的核心概念,包括气象信息来源和服务流程的相关内容,.
-
气象信息服务单位年度报告编制规范讲解了气象信息服务单位年度报告编制的基本原则、结构与格式、主要内容和报送与公示流程。气象信息服务单位年度报告编制规范描述了年度报告的各项组成要素,包括封面、前言、目录及.
-
湿地生态气象自动观测规范QXT701-2023讲解了适用于湿地生态气象自动观测的具体要求及规范内容,涵盖观测项目的基本构成与扩展范围。湿地生态气象自动观测规范描述了湿地气象观测的时制与时界以及校时规则.
-
省级国土空间规划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导则讲解了省级国土空间规划中的气候可行性论证相关要求和规范流程。文件详细列出了包括术语定义、论证流程、资料收集与处理、指标及等级设定,以及报告书编制的全面指南。它描述.
-
射出长波辐射产品标定校准方法QXT187-2013讲解了针对气象卫星中射出长波辐射产品的标定和校准的具体技术流程及要求。射出长波辐射产品标定校准方法QXT187-2013描述了在时空匹配条件下进行产品.
-
设施蔬菜小气候数据应用存储规范QXT382-2017讲解了针对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和连栋温室三类设施蔬菜小气候数据的标准化存储规范。该标准定义了设施内小气候数据的内涵及其组成部分,具体包括了观测站点基本.
-
闪电监测试位系统第2部分观测方法QXT79.2-2013讲解了地基地闪闪电监测定位系统的构成、性能需求以及相关的观测方式,包括站址环境规范、设备配置规则、自检与校准操作指南、维修养护等多方面内容。文章.
-
闪电监测定位系统第1部分技术条件讲解了适用于各类闪电检测设备的技术标准,明确了系统定位、探测效率及信号精度的具体要求。该文件规定了闪电监测定位系统的性能指标,涵盖定位误差范围和有效覆盖区域的界定标准。.
-
生态气象术语讲解了关于生态气象的基本定义、常用要素以及各类相关的科学概念和实践操作。该标准界定了生态气象常用的术语和定义,涵盖范围广泛,从基础术语如生态气象学与生态气象观测到具体分类的术语包括大气要素.
-
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气象影响指数讲解了生态系统中森林、灌丛、草原等陆地自然植被水源涵养量的计算方式及评估方法,明确提出了水源涵养功能气象影响指数的定义与量化公式。该文件涵盖了术语定义部分,对水源涵养功.
-
商用飞机气象观测资料BUFRCodingQXT235讲解了有关商用飞机气象观测资料的BUFR编码构成与规则,明确了这种数据编码格式的应用规范及其技术细节。商用飞机气象观测资料BUFRCodingQXT.
-
设施农业小气候观测规范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讲解了有关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内小气候观测的技术要求。该标准描述了观测设施的选择、仪器的布设、具体观测项目、时制与日界设置、以及对观测仪器的技术性能和维护保养的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