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尘爆炸及预防.doc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尘 爆炸 预防
- 资源简介:
-
《煤尘爆炸及预防》讲解了我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煤尘爆炸事故,即1942年本溪煤矿的煤尘爆炸事件,并深入剖析了煤尘爆炸的机理和特征。文章指出煤尘爆炸是在高温或一定点火能的热源作用下,空气中氧气与煤尘急剧反应的过程,包括煤尘氧化、干馏现象增强、可燃气体释放、链式反应等步骤。此外,文章还详细描述了煤尘爆炸的特征,如形成高温高压冲击波、具有连续性、存在感应期、挥发分减少或形成“粘焦”以及产生大量CO等特性。煤尘爆炸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煤尘悬浮于空气中并达到特定浓度范围(30-50g/m³至1000-2000g/m³)、存在引燃煤尘爆炸的高温热源(温度在610-1050℃之间)。文中强调了不同火源对煤尘爆炸的影响,尤其是爆破火焰和机电火花引发的事故占比高达80%。
《煤尘爆炸及预防》适用于煤矿开采行业及相关领域,尤其针对从事煤矿生产、安全管理、技术研究的人员。该文为煤矿企业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帮助相关从业人员了解煤尘爆炸的危害及其发生机制,掌握预防措施,从而有效降低煤尘爆炸的风险,保障矿井作业的安全性。同时,对于矿业工程专业的学生和研究人员而言,本文也是一份重要的学习和参考资料,有助于加深对煤尘爆炸本质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