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J133(C)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doc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KJ133 人员 定位 系统管理 制度
- 资源简介:
-
《KJ133(C)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讲解了为了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动态管理过程中KJ133(C)人员定位系统的有效管理和使用,所制定的一系列制度。该管理制度描述了从系统安装与维护、系统使用管理到技术资料管理和罚则的具体措施。第一章总则明确了本制度的适用范围是使用KJ133(C)人员定位系统的生产单位和相关管理部门,并强调这些单位对系统设备、设施的维护、升级及正常使用负全责,需设立专门的分管领导和人员以保障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第二章针对系统安装与维护,规定了配备专业维护人员,建立权限分级管理体系,以及对设备定期检查的要求。第三章详细阐述了识别卡作为入井人员唯一标识的重要性,包括携卡要求、检卡流程、禁止行为等,并强调了调度员在异常情况下的职责。第四章提出要建立完善的技术资料管理制度,如定期保存账卡报表、绘制设备布置图并及时更新、数据备份等。第五章罚则部分列出了违反规定的具体处罚措施,涵盖未按规定携带或使用识别卡、值班人员失职、故障排查不及时等多个方面。
《KJ133(C)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KJ133(C)人员定位系统的生产单位及其相关的管理部门。这不仅包括煤矿企业,还涉及其他可能存在类似安全隐患、需要精确人员定位管理的地下作业场所。对于这些单位而言,遵守此制度有助于提高安全管理效率,减少事故发生概率,保护员工生命安全,同时也有利于推动企业向本质安全型高产高效现代化方向发展。通过明确各单位的责任分工,加强系统设备的维护保养,规范人员操作行为,能够确保定位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坚实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