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料罐区安全操作规程.doc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原料 安全 操作规程
- 资源简介:
-
《原料罐区安全操作规程》讲解了原料罐区内易发事故类型,包括火灾、爆炸、机械伤害、碱性物质灼伤(烧碱)、酸性物质灼伤(硫酸)、高空坠落、电气伤害和物体打击。文中详细描述了罐区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物料:烧碱、硫酸、双氧水和甲醇,并对烧碱和硫酸的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对于烧碱,规程介绍了其化学性质,如分子式为NaOH,属于第8.2类碱性腐蚀品,具有强腐蚀性,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且不燃。针对烧碱的危害,规程提供了详细的急救措施和防护方法,强调了在泄漏处理时应采取的安全措施。同样,对于硫酸,规程指出其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属于第8.1类酸性腐蚀品,具有助燃性和强烈的腐蚀性,遇水大量放热。文中还列出了硫酸的毒性接触限值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包括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的强烈刺激作用,并提供了相应的急救措施。此外,规程明确了这两种化学品的储存和运输要求,以确保安全操作。
《原料罐区安全操作规程》适用于涉及烧碱、硫酸等危险化学品储存和操作的企业或单位。具体而言,该规程特别适合于化工行业中的原料罐区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以及应急救援人员。这些人员需要了解化学品的危险特性,掌握正确的防护措施和急救方法,以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此外,该规程也适用于相关行业的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帮助他们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企业遵守安全操作规范,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