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报告制度.doc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产 安全事故 调查 处理 报告 制度
- 资源简介:
-
《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报告制度》讲解了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和事件必须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及时认真地进行处理。工程项目发生安全事故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项目经理及管理人员迅速组织抢险排险,抢救受伤人员,防止险情扩大,并保护好事故现场。各有关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地方、行业及总公司规定的事故分类及相应的报告程序,确保迅速、及时、准确地向上级及地方有关部门报告,严禁瞒报、虚报或拖延不报。对于重伤及以上安全事故,须在事故发生后立即上报企业负责人及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由企业负责人在1小时内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同时在24小时内提交书面报告至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报告内容需涵盖事故发生单位概况、时间、地点、事故经过、伤亡人数、经济损失估计、已采取措施及其他情况。月、季、年伤亡事故统计报表应在当月30日前送达工程局,重伤及以上事故调查报告书须在事故发生之日起三十天内上报。工程项目发生安全事故后,各单位必须执行事故分类及相应调查处理程序,组织事故调查小组调查原因、伤亡和物损情况,提出处理方案,制定防范措施。项目经理部负责提供安全事故的相关资料、证据和人证,接受并配合调查人员查证,事故现场需经调查人员指令后方可清理恢复施工。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安全事故均有权检举、控告和投诉,隐瞒事故不报者将加重处罚,打击报复检举、控告和投诉方的行为也将严肃处理。
《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报告制度》适用于建筑施工行业的各类工程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房屋建筑、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安全管理。该制度特别针对工程项目中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为项目经理、管理人员以及一线施工人员提供了详细的操作指南。它不仅涵盖了从事故发生到报告、调查、处理的全过程,还明确了各方的责任与义务,确保在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够迅速响应,有效控制事态发展,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通过规范化的流程,保障了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