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震次生灾害防范.doc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震 次生 灾害 防范
- 资源简介:
-
《地震次生灾害防范》讲解了地震次生灾害源的定义及其可能引发的多种严重后果,包括火灾、水灾、滑坡、剧毒或强腐蚀性物质泄漏、放射性污染和疫情等。该文指出,对于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的已建成次生灾害源,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实施必要的加固措施。文中提到强烈地震可能导致大坝破坏进而造成洪水灾害,并建议在临震预报时适当降低水库水位以减轻大坝受损风险。对易引发火灾、爆炸或有害物质泄漏的储罐设施,要求在周围建设防护堤、采用软管连接以及严格控制火源。强调有毒物质生产和储存区域应配备消防器材和防毒面具等预防措施。地方政府需组织专业人员和群众对潜在次生灾害位置、原因及规模进行登记造册和评估危害性,确保制定有效的防范和应急方案。对于老旧民房等易发次生火灾的建筑,结合城市规划逐步改造;而针对滑坡和泥石流高发地区,则应在临震预报时及时疏散群众至安全地带。
《地震次生灾害防范》适用于各类建设工程和自然环境中的次生灾害源管理,特别是涉及大坝、燃料油罐、食用油储罐、有毒物质储罐等相关设施的企业单位。同时,也适用于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在地震预警发布后负责组织协调相关防范工作,确保公共安全。此外,该文档还为从事城市建设规划、环境保护、应急管理等领域的工作人员提供了指导,帮助他们理解如何有效识别和应对地震可能引发的各种次生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