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控制设备的危险和有害因素.doc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控制 设备 危险 有害 因素
- 资源简介:
-
《控制设备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讲解了在安全生产中消除和控制生产设备潜在危险及有害因素的原则。该文基于本质安全化原理,阐述了11项具体的安全措施原则。消除潜在危险的原则强调通过科技进步设置安全防护装置来增加系统的可靠性;减弱原则提倡当无法根除危险时,采取措施降低其危害程度;距离防护的原则指出保持适当距离能有效减少伤害风险;防止接近原则确保人不会进入危险区域或让危险因素进入操作区;时间防护原则则通过缩短暴露时间保障人员安全;屏蔽和隔离原则利用障碍物隔绝危险因素与操作员;坚固原则提高系统安全性,特别是在设计阶段;设置薄弱环节原则是在设备中预设易损元件,在危险达到极限前中断风险;闭锁原则强制元件间互相作用以确保安全操作;取代操作人员原则使用机器人或自动化装置替代人工操作避免危险;禁止、警告和报警原则通过视觉、听觉等信号提醒人们注意安全。
《控制设备的危险和有害因素》适用于各类工业制造企业,特别是存在高危生产环境如化工、冶金、机械加工等行业领域。这些行业的生产设备往往伴随着较高的安全隐患,文中提到的各项原则能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有效的指导,帮助他们识别并减轻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各种危险和有害因素,从而提升整体安全生产水平。此外,对于从事安全工程研究、安全管理以及设备维护的专业人士而言,这份文件也是重要的参考资料,有助于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安全策略。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