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doc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危险源 辨识 分类 风险 评价 分级 办法
- 资源简介:
-
《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讲解了危险源的基本概念,详细阐述了危险源与事故隐患的区别和联系。文中指出危险源是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或物质释放危险的部分,而事故隐患则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具体状态。文档还解释了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的概念及其对人员和物品的损害方式。危险因素能造成突发性损害,有害因素则可能引起慢性伤害。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原因,包括能量和有害物质的存在以及失控情况,如设备故障、人员失误、管理缺陷和环境因素等。针对危险源的辨识方法,该文提供了三种途径:按GB/T138611992标准分类辨识,涵盖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等多方面;依据GB 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分类进行辨识;利用国内外同行业事故资料及经验辨识。此外,文章介绍了危险源的评价与分级,提出了是非判断法和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后者通过量化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暴露频率和后果严重程度来评估风险等级。
《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适用于各类存在潜在安全风险的企业和机构,尤其是涉及高危生产过程的单位。这些场所通常包括但不限于化工、冶金、建筑施工等行业。文件内容有助于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了解如何识别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危险源,并采取适当措施降低风险。对于政府监管部门而言,这份材料同样具有参考价值,可以帮助制定相关政策法规,确保各行业遵守安全生产标准,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