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温无热源合成聚羧酸减水剂研究.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低温 热源 合成 羧酸 水剂 研究
- 资源简介:
-
《低温无热源合成聚羧酸减水剂研究》讲解了通过无热源方式合成聚羧酸减水剂的研究过程及其成果。文章探讨了不同工艺参数对减水剂分散性能的影响,发现当初始体系温度为20℃、羧基密度为4、双氧水掺量为大单体的0.55、VC掺量为大单体的0.38、巯基丙酸掺量为大单体的0.55、滴加时间为2.5小时、保温时间为1小时且体系pH为7时,减水剂的分散性能最佳。研究还指出,在低温无热源条件下,采用氧化还原引发剂体系可以大幅降低活化能,从而实现反应温度的降低。实验结果显示水泥净浆流动度可达268mm,1小时后的经时流动度为205mm。分子量在30k到50k之间的减水剂分子分散性最好。此外,随着滴加时间增加,合成的聚羧酸减水剂分子的重均分子数逐渐增加,单体转化率提高,一次性加入40%浓度下的减水剂分散效果最佳。动力学研究表明,随着引发剂和单体浓度增加,反应速率加快,链转移剂中巯基丙酸的效果优于巯基乙酸。
《低温无热源合成聚羧酸减水剂研究》适用于建筑材料行业中的混凝土外加剂生产企业及科研机构。该研究为低温无热源合成聚羧酸减水剂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对于优化生产工艺、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适用于希望改进现有生产技术或开发新产品的相关企业和研究人员。特别是那些关注环保节能、追求高效低成本生产的厂家,可以通过应用本研究成果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