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监控管理制度.doc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大 危险源 辨识 监控 管理制度
- 资源简介:
-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监控管理制度》讲解了公司内部对于存在高风险的重大危险源和重要危险源的管理流程,包括其目的、范围以及关键概念等要素。该文档定义了危险物质的概念,即由于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容易引起火灾、爆炸或中毒事故的单一或复合材料;明确了单元是构成危险源的空间界限以及临界量作为危险源判定标准的重要性;描述了重大危险源的性质,强调这些源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的长期或临时存在并超过规定数量的情况。文件阐述了各相关部门的具体职能:公司主要领导负责确保资源投入,安全环保部则承担着对所有相关源识别、评估及建档的任务,同时还需要制定预案、组织培训和演练,并定期向上汇报;人力资源部侧重于向劳动者告知危险以及应急知识的教授;各部门自身需针对各自重大危险源实施具体的检查、监控等措施并向更上级反馈问题。在工作程序上,《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监控管理制度》详细规划了从对苯、甲苯等具体物质在内的生产区与储存区分割到计算每个区域内危险物储量是否超标以确定为普通还是严重级别,以及形成相应的报告制度的过程;并且针对这些已经被识别出的重大与重要危险源,要求安全环保部门建立详尽的台帐信息记录,通过多种渠道传达至全体工作人员,并按规定向上级机关备案。还涉及到了重大和重要危险源等级调整规则,需要依据重新评审后决定。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监控管理制度》适用于存在显著安全生产风险的企业单位。尤其是化工行业,这些行业中涉及到危险品如汽油、苯等多种易燃易爆及有害物料的生产与储存环节众多。它也适应于那些有着复杂工艺布局或者多套生产设施间相距小于五百米的情形,因为这些情况下的操作可能会引发连锁效应带来更大规模的安全事故隐患。这份规章制度不仅对企业内管理层具有指导意义——帮助他们了解职责所在,如何进行有效的安全监督和风险控制;而且也适合一线工作者使用,在日常作业时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能够正确应对潜在威胁事件。总体来说,这套管理制度为保障工业生产和职工健康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