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险源(点)分级管理制度.doc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危险源 分级 管理制度
- 资源简介:
-
《危险源(点)分级管理制度》讲解了企业设备、作业场所和岗位中存在的潜在事故风险因素的管理,即可能导致人身伤亡、建筑物破坏及设备损坏的部位成为重点关注和严格管理的对象。划分危险源的具体依据涵盖具有爆炸、火灾、灼烫危险以及可能造成物理创伤如跌落、崩块等危险的地方;存在触电危险的电气环境,以及机械设备绞伤风险高的场所和其他容易导致人员伤害的地方与物质类型。文件对危险源按照潜在风险级别进行分类,一级是事故发生概率大或虽小但致重大伤亡的区域,须果断消除;二级指事故频率较高且易导致多人员伤亡的位置,同样需紧急治理;三级虽无重大事故发生几率却常出现或可能性较大应加以控制,四级为一般性伤害发生地只需普通管理措施即可。根据各级别的风险程度差异,《制度》还详细阐述了不同级别的危险源在管理层面上的责任分工:一级危险源采取班组至厂级领导的层层负责制,并明确了具体检查频率为厂级每月检查,车间每周和班组每日自查。二级危险源由车间和班组共同负责管理,规定班组每天检查,车间每周审查而厂级不定期监督。三、四级危险源则主要依赖于班组长日常管理和持续监督。此外文件对于标志设置提出明确要求,一二级必须设立显著位置标志牌以标明危险信息,材质耐用并记录相关数据;而对于三四级是否设标识不做强制规定。最后说明所有等级都要建立文档记录档案并绘制出可视化网络图。
《危险源(点)分级管理制度》适用于各类工业制造行业,尤其针对拥有高危操作设备、复杂生产工艺流程和多人作业环境的企业,这些企业内包含多个可能存在危险状况的操作地点,例如冶金钢铁、石油化工以及重型机械制造业中存在易燃易爆物料处理区,高温高压操作区域等。同时本制度也适用于建筑工地这类涉及高空施工、重物搬运活动频繁而且危险系数较高的现场,在保障从业人员生命安全方面发挥指导性作用。此文件还可推广到其他非传统工业企业内部有潜在风险的工作岗位中去,帮助企业有效识别和降低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且提供标准化方法使管理层可以系统评估和控制各类危险点带来的危害。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