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暖民用建筑室温无线采集系统技术要求DB11T2035-2022.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供暖 民用建筑 室温 无线 采集 系统 技术 要求 DB11T2035 2022
- 资源简介:
-
《供暖民用建筑室温无线采集系统技术要求》讲解了该标准的制定、实施背景与具体的技术规范,内容包括系统的组成架构及其功能特性,以及对装置本身的详细性能参数和配置要求。文件说明此无线采集系统是针对供暖期间室内空气温度进行测量与记录的重要设施。它从术语定义入手,阐明“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是在建筑物内固定位置用于监测并上报室内空气状况的数据传感设备;“室温监测应用平台”则由多个软件组件构成,用以接收各监测端发回的信息并提供分析结果反馈给管理部门等使用方。文中进一步描绘整个体系结构由三个层面搭建而成,分别是负责前端感知环境参数值变化的传感器层或感知层、确保信息可靠传输到达目的地所依赖的通信网络通道即网络层和支持后端处理分析及最终展示界面呈现工作的管理层或者说应用层,并且着重指出通信链路可选用窄带物联网(NB-Iot)、4G或5G等现代移动通讯技术来保证稳定高效的连通状态。在关于终端硬件设备的要求方面规定了精度范围在10℃到30℃之内,其误差不得超过±0.2℃,还能够独立显示读数与时间标识并且配备必要的异常检测机制。同时强调此类设备需拥有自动更新存储记录能力,即使出现突发状况导致上传中断也依旧保有足够时长的数据副本。对于数据提交频率给出了建议性的指导意见——以30分钟为一个循环单位获取最新数据点,每间隔60分钟后打包成组发送一次到服务器。此外还对安全认证提出了明确的标识规则,使得每一台在线仪器都有据可查便于追踪管理和故障排查。
《供暖民用建筑室温无线采集系统技术要求》适用于那些旨在提升城市能源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的城市供热部门及其下属企业,在新建住宅项目中作为基础设施纳入考虑或是老旧小区改造计划的一部分进行部署升级。特别适合那些需要实时掌握辖区内所有住户家中暖通设备运转状态、保障居民冬季舒适度的地方政府机构。这一地方性行业标准不仅有助于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也对改善公共事业运营质量起到积极作用。对于从事相关产品生产制造的企业来说,这是指导产品研发和技术改进的重要依据,能够确保产品符合最新的法规政策要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