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绿地碳汇计量监测技术规范DB11T2468-2025.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绿地碳汇计量监测技术规范DB11T2468-2025 城市 绿地 计量 监测 技术规范 DB11T2468 2025
- 资源简介:
-
《城市绿地碳汇计量监测技术规范DB11T2468-2025》讲解了城市绿地中碳汇计量与监测的系统性技术标准,涵盖了碳库的选择、样地设置、数据采集方法以及数据管理等内容。首先,该文档明确了城市绿地碳汇是指通过植被吸收和固定大气中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过程。在碳库选择方面,重点涵盖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枯落物层和土壤有机质四个碳库,并对碳储量调查的完整性提出了连续性要求。
《规范》细化了碳汇测量的具体操作步骤和精度控制,包括乔木、灌木、竹类、枯落物层及土壤剖面五个部分的实地样方设定与参数测定方法。对于每一类型,分别设定了测量项目(胸径、株高、冠幅等)、样地方位布置原则以及数据收集的技术指标精度要求(小数点后位数),并对每木检尺或抽样统计提出了具体规定。例如,在进行树木生长特征的测定时,《规范》强调以胸径和株高为基础,并利用异速生长方程估算植物体的地上、地下生物量。
此外,《规范》还针对碳储量的计算提供了明确公式和参考系数表,如生物量到碳储量换算中的含碳率平均值(建议为0.47),并通过附录提供了多种树种的相关系数,帮助执行单位更精确地实施评估。最后,为了便于标准化管理,《规范》对调查后的样本数据记录、管理保存及档案整理进行了统一说明,并列出了附录文件(数据记录表模板、各碳汇指标参数值推荐集)作为执行辅助材料。整套《规范》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实践适用性,可直接应用于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碳储量核算的实际作业中。
《城市绿地碳汇计量监测技术规范DB11T2468-2025》适用于园林绿化管理部门、生态环境监管部门、林业和城市规划领域等相关行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在从事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化生态工程、绿地养护及生态效益量化评估等工作中。此外,涉及城市气候变化治理、林业碳汇交易项目研究单位以及从事园林建设的企业也可以依据该《规范》来完善绿地碳汇的精准测算体系和环境价值评估。该技术规范还可作为政府开展碳汇补偿机制设计、绿色低碳政策制定,以及碳市场相关工作的支撑工具。因此,其适用范围不仅覆盖绿地建设和运营环节的专业机构,还包括科研教育机构及相关政策制定部门等广泛领域。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