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模奶牛场乳房炎防治技术规程DB12T1289-2023.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规模 奶牛场 乳房 防治 技术规程 DB12T1289 2023
- 资源简介:
-
《规模奶牛场乳房炎防治技术规程》讲解了规范和具体措施,以实现奶牛乳房炎的有效预防、诊断与治疗。该标准详细界定了适用于奶牛养殖业的关键术语,如规模奶牛场、临床型和亚临床型乳房炎以及弃奶期,这些定义是理解和应用后续技术规程的基础。文件中对两种类型的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及其三种形态(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还有隐性的亚临床型乳房炎——提供了明确的诊断指标。对于临床乳房炎的症状描述从明显的全身性表现如体温升高到更轻微的地方性肿胀都有涉及。同时,也制定了针对亚临床乳房炎的具体体细胞数量分级判定标准,以便早期识别无可见症状的疾病。处置部分涵盖了抗感染治疗、对症处理及辅助性治疗方法,并强调了药物使用后的弃奶期管理。此外,规程指出了需要淘汰的病情复杂或长期无法治愈病例。最后,《规程》在挤奶操作方面提出要求,包括严格遵循机械化挤奶规范以及对发病牛只进行及时隔离和特殊处理,并在饲养管理和环境消毒方面设定了卫生要求,以确保整体牧场环境卫生状况良好,从而有效地防控乳房炎的发生和发展。
《规模奶牛场乳房炎防治技术规程》适用于存在300头及以上存栏量的大规模奶牛养殖场所。无论是现代化农场或是专业奶源生产基地,在面对奶牛群体健康尤其是乳房炎问题时,本标准可以提供系统化、科学化的参考方案和技术指引。通过采用这些指导方针,养殖场可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有效控制乳房炎的发生率,保证生鲜乳的质量安全,并且有助于提升整个产业的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因此,对于任何致力于奶制品质量保障并且符合存栏标准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场而言,这份文档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