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DB12T1309-2024.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奶牛 生产 性能 测定 技术规范 DB12T1309 2024
- 资源简介:
-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讲解了奶牛在主要生产性能指标上的系统化检测方法和技术要求,涵盖日产奶量、乳脂肪、乳蛋白质等具体项目的量化测量标准。该文件不仅详尽描述了参测奶牛场的硬件需求,包括存栏母牛数量需超300头以及相关设施配备;同时也深入介绍了操作程序,确保从样品采集到保存、运输等各个环节遵循严格的规定,如单次采样体积设定为30-45毫升,并要求奶样中添加防腐剂以维持其稳定状态。文档详细列出了奶样的保存条件和运送时长限制,强调在2至7摄氏度范围内保存并在3天内递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中心接受进一步分析。另外,在奶样接收过程中,对奶样的检查流程做出具体指导,包括损坏情况评估及资料核验步骤,明确了测定环节使用精密仪器的操作细则,例如仪器使用前后的维护措施与数据输出保存步骤,从而保障结果准确性与一致性。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适用于天津市及其周边区域内具备规模化经营能力并计划提升奶牛生产效率的养殖场户,尤其是那些已经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畜牧管理体系并且存栏至少300头以上成母牛的专业化大型牧场或乳业合作社。它不仅有助于上述单位通过科学手段准确获取奶牛生理状态和发展趋势,支持决策者调整喂养计划,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方案促进个体产乳量增长和产品质量提高,同时也适用于各级动物保健部门及行业监管机构作为监督和指导本地奶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