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滨海盐土芦苇栽植技术规程DB13T1848-2013.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滨海 盐土 芦苇 栽植 技术规程 DB13T1848 2013
- 资源简介:
-
《滨海盐土芦苇栽植技术规程》讲解了在河北地区特定环境中种植和管理芦苇的技术规范。该文件详细规定了滨海盐土条件下,即含有高浓度氯化物、盐分含量较高的潮间带滩涂等区域的芦苇栽培准备过程和技术细节。从选址上要求平坦不易受中潮位淹没的土地进行耕作规划;为保障灌溉与排水需求,则通过台田构建及拦蓄雨水模式中的具体构造方式予以说明,包括但不限于人工挖掘台田及其尺寸设计、排灌系统的布局、以及围绕地块构筑的水道结构等多方面内容。此外,文件还强调了改善盐渍地质量的重要措施如灌水洗盐,明确指出不同阶段灌溉水源的选择及标准,并且详尽介绍了三种芦苇主要繁殖手段——带土移植法适用于各类滨海盐土区,根据土壤类型选择适宜的苇墩大小和定植株距;根状茎直接移植适合于地势较高的滨海区域;而对于某些特殊区域,采用预先培育幼苗再移栽的方法,以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和栽植需求。针对栽后管理工作,《规程》提供了全面细致的要求,在确保作物初期存活的基础上逐步加强管理。
《滨海盐土芦苇栽植技术规程》适用于河北省乃至相似自然条件地区的湿地修复项目工作人员、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专业人士及农业科研单位,特别是专注于生态工程的研究人员或团队成员等群体。它对于滨海地区的土地开发者、农业从业者和地方政府部门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这一规程为所有在沿海滩涂、盐碱地中寻求恢复植被覆盖、改善生态功能的专业人士和相关利益方提供了实用指南和技术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