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淡水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监测技术规范DB32T4815-2024.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淡水 大型 底栖无 脊椎动物 监测 技术规范 DB32T4815 2024
- 资源简介:
-
《淡水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监测技术规范》讲解了淡水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监测的详细技术规范和标准操作流程。文件明确规定了适用于湖泊、水库和河流等淡水环境中此类生物监测所需的试剂、仪器、设备及其使用步骤,强调了采样、挑拣及物种分类的方法与标准。此外,还涉及质量保证和控制措施,以及相关术语定义。在试剂和材料方面,该文档列出了实验中需要使用的分析纯试剂和其他辅助材料,并说明了各种溶液的比例配制方法。关于仪器和设备部分,描述了具体选用哪些工具用于样品采集,同时提供了仪器的校准要求以确保测量精度。在实际监测过程章节,详细介绍从现场布点到最后实验室分析每一步骤的要求,确保数据收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为了维护监测数据的真实可靠,《规范》设立了严格的质量管理和控制机制,如内部验证体系和定期比对试验等。最后通过三个附录形式分别解释了各类监测设备的选择使用指南、记录表格模板以及详细的分样挑选规则,并且规定了进行物种鉴别时的基本条件,以保障不同人员执行任务时具有一致的标准。
《淡水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监测技术规范》适用于湖泊、水库和河流等多种淡水生态系统内的监测活动,尤其是环境生态学研究领域的专业人士和技术人员。这些人群需要根据本标准实施准确有效的淡水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调查工作。对于从事水环境评估、水质监控项目实施、环保政策法规制定的研究单位或者政府监管部门来说也至关重要。同时本文件对于高等院校开设的相关课程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可以帮助在校学生掌握最新最严谨的野外采样和室内检测操作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