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防接种技术管理规范 第2部分:疫苗接种方法DB32T4829.2-2024.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预防接种技术管理规范 第2部分:疫苗接种方法DB32T4829.2-2024 预防接种 技术管理 规范 部分 疫苗 接种 方法 DB32T4829 2024
- 资源简介:
-
《预防接种技术管理规范第2部分:疫苗接种方法》讲解了上市疫苗的四种主要接种技术,即注射接种法(包括皮内、皮下和肌内注射)、口服接种法、皮上划痕法以及鼻喷接种法,并具体描述了这四种接种方法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文件强调通过这些规定确保预防接种工作的标准化和技术规范化,进而提升预防接种服务水平。本文件明确了疫苗吸取和使用的基本要求,如疫苗瓶开启与消毒处理,避免疫苗污染;对不同形态疫苗的特殊操作要求如冻干疫苗溶解方法进行了规定;详细说明在吸取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以确保存储质量,例如标注开启时间并适时冷藏未用完的疫苗。还规定了接种过程中的重要注意事项,包括接种部位选取标准和正确进行皮肤消毒的方式。文件旨在使各级疾控机构及各类预防接种门诊的工作更加有条理可循,并提供了具体的指南,促进相关工作的科学化进程。
《预防接种技术管理规范第2部分:疫苗接种方法》适用于中国江苏省内的各级疾控机构及其相关工作者,尤其是预防接种单位。它为预防接种门诊日常管理以及执行预防接种工作提供详细的实践指导,同时作为技术依据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用于其内部的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该标准还适合参与疫苗管理和使用监督的所有相关人员参考应用。无论是直接参与到疫苗接种工作的医护人员,还是负责此类工作的检查监管者,均能够从此文件获取有助于提高疫苗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知识和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