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区退化草地改良技术规范DB15T3653-2024.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退化 草地 改良 技术规范 DB15T3653 2024
- 资源简介:
-
《寒区退化草地改良技术规范》讲解了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寒冷地区天然草原退化草地的诊断和改进方法。文档详细阐述了标准的适用范围、规范引用文件以及相关术语定义,并明确了该地区的气候特征为年有效积温不超过2350℃,极端最低温度可达到零下40摄氏度或更低,年降水量介于190至400毫米之间。对于寒区退化草地类型的探讨,包括退化程度分级指标的具体说明以及不同严重级别下的退化草地表象描述。在轻度退化的情景中,主要表现出植物生长状态变化与优良牧草比例降低;而在中度退化条件下,草地生态系统已经失去原有的稳定结构,多年生优势物种基本消失。重度退化则更为严峻,地表仅存少数耐逆境物种如马蔺和锦鸡儿,植被遭到大规模破坏,土壤沙质含量大幅增加,在恶劣环境作用下可能导致盐渍化或风蚀灾害,威胁土地利用安全性和农业生产的稳定性。为了应对不同程度的退化情况,《规范》提出了具体的改良技术和集成措施。这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封闭育草(封育)、暂时停止放牧(禁牧)、适时休息(休牧)和科学调整放牧周期(轮牧),还有针对性的应用机械技术比如免耕补播、机械切割根系以促进再生(机械切根),人工种植培育优良草类(育苗移栽),通过施肥改善土质条件以及针对有害生物进行有效治理。此外,特别提到对于鼠害虫害的防治工作。文档最后也涉及监测内容和技术,对改良效果评估作出相应指导。
《寒区退化草地改良技术规范》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内的生态工作者,如林草管理的专业人员,研究自然植被及草原改良的技术专家等,特别是位于东三盟市北部和呼伦贝尔部分寒冷地区的工作人员或团队。它同样有益于参与当地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的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团体,对于致力于提升和恢复退化草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地方行政部门而言也是一份重要的参考指南。该文件还适用于从事畜牧业生产的企业和个人,帮助他们了解如何在保证牧业生产的同时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此外,任何对高纬度寒区植被管理和复原感兴趣的教育机构也可以将此文件作为学术研究资料的一部分,用于教授环境科学、生态保护等相关课程。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