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等级划分QXT228-2014.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区域性 高温 天气 过程 等级 划分 QXT228 2014
- 资源简介:
-
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等级划分QXT228-2014讲解了区域性高温天气的等级评定方法和具体操作流程,以及用于判识区域高温天气过程的核心规则。本文件描述了在气象行业对高温天气的定义,例如高温天气为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摄氏度的现象。文件详细界定了术语与条件,包括“区域高温日”即某天内至少有2成以上的面积范围出现高温天气,“高温天气过程”即需连续两天或以上满足高温天气状况等内容。同时明确了针对区域高温天气过程需要从满足相关标准开始进行监测、判断至不满足结束的条件,并提出高温覆盖面积比例需达到区域5成及以上才能被定义为一次有效高温过程。在核心的技术部分中,文档制定了区域高温天气的过程分为特强、强、中等和弱四个层次的评级体系。通过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等级指标(RI),将单站数据进行强度综合判定,结合高温强度与持续日数来确定综合评分,从而实现整体过程强度量化,最终根据百分位数值划归相应级别的高温过程。
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等级划分QXT228-2014适用于气象部门及相关部门对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的监测评估、预警服务等工作领域。具体而言,该规范适合从事区域气候数据分析、天气预测预报和气象防灾减灾服务的专业人员使用。它也特别适用于制定高温天气预警政策和指导社会应对极端天气情况时作为重要依据,为能源、交通运输和农业生产等部门提供决策支持。对于需要准确分析高温影响并采取措施的企业或机构也有显著的价值,尤其是位于容易发生高温的地理区域内或者对环境温度变化高度敏感的行业而言更具有适用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