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候季节划分DB15T1761-2019.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气候 季节 划分 DB15T1761 2019
- 资源简介:
-
《气候季节划分DB15T1761-2019》讲解了气候季节的定义与具体划分指标,提供了常年气候季节界定方法以及当年气候季节界定方法,并介绍了对季节早晚和长短等级的详细划分方式。该标准基于日平均气温及5天滑动平均气温,提出了将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明确界定方法。具体内容涉及术语与定义部分的解释,包括气候季节、日平均气温及5天滑动平均气温等概念的阐释,为划分四季提供了基础条件。在指标制定中,春季由气温大于等于5℃且小于20℃划定;夏季对应气温达到或超过20℃;秋季则是气温介于5~20℃之间;而冬季涵盖气温低于5℃的部分。针对不同年份数据处理方面,常年值采用气象要素的30年平均作为计算依据。通过多年逐日均温数据及滑动平均公式,可以确定季节的起止日期和季节长度。而对于特定年度,则利用类似方法进行当年气候季节界定,考虑特殊条件下的日期判断修正机制。最后,文档给出了气候季节早晚和长短等级划分,使用单站当年季节起始日期相对于常年差异的量化标准,分为特早、偏早、正常、偏晚和特晚五种情况。
《气候季节划分DB15T1761-2019》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气象相关业务与服务领域,特别聚焦于季节变化监测、气候变化预测及其评估等方面。这一地方标准可被气象研究机构、政府部门以及涉及农业生产计划安排的企业单位采纳,用于科学分析区域内的季节特性及规律,为农事活动规划提供数据支持。此外,从事生态保护与自然资源开发的企业和个人亦可依据此标准理解区域自然环境动态,确保经济活动符合生态发展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