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铃薯黄萎病室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DB15T1920-2020.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铃薯 黄萎病 室内 抗性 鉴定 技术规程 DB15T1920 2020
- 资源简介:
-
《马铃薯黄萎病室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讲解了对马铃薯品种或品系进行黄萎病抗性水平评估的详细方法和技术要求。该标准描述了马铃薯黄萎病在室内条件下抗性鉴定所涉及的所有步骤,包括培养基(PDA和麦麸培养基)的制备方式、菌种的选择及处理措施,并提供了具体的对照品种选用指南,以克新1号为抗病对照品种,费乌瑞它为感病对照品种。规程明确了接种液制备的过程及浓度调配要求,提出通过将幼苗根系置于病原体悬浮液中实现人工接种,随后对植株病情的发展情况按照分级标准进行评估。同时给出了发病率与病情指数的具体计算公式以及分级参考数值,最后基于各测试品种的结果划定了抗病等级的标准,包含从免疫至感病不同层级的表现特征。
《马铃薯黄萎病室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适用于农业科学研究领域内的育种家、种子企业及各级农业推广机构的技术人员,主要用以支持马铃薯育种过程中对于品种抗黄萎病性的有效评定。此外,本标准还针对那些关注植物保护、疾病防治的研究工作者,提供了一个系统而规范的抗病性评估依据,确保相关研究在相同的标准框架下展开比较,提升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