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第6部分:土壤污染修复工程环境监理技术规范DB4401T102.6-2021.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设 用地 土壤污染 防治 部分 修复 工程 环境 监理 技术规范 DB4401T102 2021
- 资源简介:
-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第6部分:土壤污染修复工程环境监理技术规范DB4401T102.6-2021》讲解了土壤污染修复过程中环境监理的具体技术要求和工作规范。《文件》界定了环境监理的基本原则,包括独立性、针对性、适时性等,强调监理单位应当作为第三方保持公正性,不得与其他项目执行单位存在直接利益关系。此外,规范明确环境监理工作应根据项目建设特点与环保管理政策制定针对性监督方案,并确保施工过程符合环保法规和技术要求。 文档详细介绍了环境监理的工作程序及方法,具体包括核查资料、巡视工地、旁站监管、召开监理会议、开展现场监测、记录施工行为等多种方式的配合运用。这些方式共同构建起全面的环境监理体系以保障施工期间的污染防治有效落实。同时,它明确了六个主要的工作阶段——准备阶段需完成调查评估和方案设计,编制可行性的监理规划和实施方案;实施阶段应监督施工单位修复过程中各环节的操作质量并检查二次污染防治措施;还要对场地现场进行定期巡查并参与环境效果评估;完成后须编写环境监理报告以及进行档案整理。在附录中给出了如编写大纲示例、关键点说明及表格样式等内容,《标准》提供实操指导和支持。总之,这项广州地区的技术标准旨在进一步完善建设用地上土壤修复治理的专业监督管理机制。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第6部分》适用于广州市范围内从事工业遗留用地、化工园区等地块土壤修复活动相关的生态环境监管单位、施工主体及相关技术服务组织。它也特别服务于土壤污染防治领域中的咨询服务机构,特别是从事原位修复与异位修复工程项目的设计和运营方。此外,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如生态环境局)、环境保护科研机构及环境评估公司等也可参考本技术规程来规范监管流程,优化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控制策略,提升风险防控能力,防止修复作业带来的再次生态破坏,推动区域人居环境的安全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aqrzj.com/doc/393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