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第7部分: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规范DB4401T102.7-2023.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设 用地 土壤污染 防治 部分 风险 评估 技术规范 DB4401T102 2023
- 资源简介:
-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第 7 部分: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规范DB4401T102.7-2023》讲解了土壤污染风险评估的技术要求和工作程序,包括从危害识别、暴露评估到毒性评估等多个环节的具体指导。文中对地块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情况的识别与分析方法做出了明确规定,并提出应根据不同的暴露情景和迁移途径进行综合研判。在评估基础上,《文档名称》还进一步说明如何计算致癌风险、危害商与危害指数,以此来科学量化风险水平。针对风险管控及修复方面,文件设定了确定风险可接受水平的方法,并明确了制定管控、修复目标与后期环境管理的技术路线图。文档中也附录了相关的铅风险评估模型、部分暴露评估示例模型、污染物毒性评价参数、常见风险表征参考值,为实践应用提供数据与模板支撑。整部文件以标准化流程为核心,在保障人居环境安全前提下,加强了广州市范围内土壤污染风险治理工作的规范性与系统性。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第 7 部分: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规范DB4401T102.7-2023》适用于生态环境管理机构,特别是在土壤和地下水监测以及污染防治领域承担责任的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和第三方环保技术服务公司。它也为涉及城市建设用地的土地开发商、工业企业管理者和工程监理单位提供了技术执行依据。此外,《文档名称》亦为开展环境科学研究的相关高校与科研部门提供了风险评估方法学参考,确保不同行业的项目符合《GB 36600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等核心环境质量管控标准,在土地流转与开发利用环节规避潜在健康和环境污染风险。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