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蝴蝶兰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DB44T1685-2015.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蝴蝶兰 主要 病虫害 防治 技术规程 DB44T1685 2015
- 资源简介:
-
蝴蝶兰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讲解了针对蝴蝶兰主要病虫害的全面防治技术标准和操作要求。该文件明确了在设施栽培条件下对蝴蝶兰主要病虫害开展防治的原则与策略,并系统归纳了常见的害虫种类与病害类型,包括眼蕈蚊、太平洋细须螨,以及细菌性软腐病、褐斑病、叶基腐病和病毒病等。文件提出“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在种植源头加强控制的基础上,整合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方法实现病虫害管理的目标,旨在减少农药使用造成的生态危害并保护自然天敌的安全性。此外,《标准》推荐了登记过的药剂种类及相关使用规范,并强调通过试验确认安全性后再推广使用。附录部分详述了各主要害虫及病害的发生规律及其为害特征,便于准确识别及适时干预防治工作。
蝴蝶兰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适用于广东省从事蝴蝶兰设施栽培及相关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生产企业。同时,也为园艺工作者、农技推广人员、科研单位和相关教学机构提供了实用的技术参考,能够有效指导从业者实施标准化、绿色化防治措施,提高蝴蝶兰品质并优化生态环境。本标准特别契合大规模温室大棚或小型栽培基地的应用需求,对提升区域蝴蝶兰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支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