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碳汇遥感评价技术规范DB4403T348-2023.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 遥感 评价 技术规范 DB4403T348 2023
- 资源简介:
-
《城市碳汇遥感评价技术规范》讲解了一套标准化的城市碳汇评价体系,旨在通过遥感技术和实地监测数据对深圳市的生态系统碳汇能力进行评估。该文档描述了遥感评价工作的流程,包括资料收集、数据预处理、净初级生产力(NPP)获取、地面核查、区域计算以及分析等环节。同时明确了遥感数据选择原则:使用包含红波段与近红外波段的数据用于植被分布建模;图像云覆盖率低于10%;选取高空间分辨率(等于或优于30米)、大覆盖范围的卫星影像。另外规定城市碳汇计算方法,通过光合作用模型将植被生物量转化为碳吸收值,并利用净初级生产力与比例常数相结合的方式估算单位面积上的植被碳汇量。同时要求开展地面样地调查以确保计算结果准确,核查点的布设需覆盖林地、草地、农田等不同的生态系统,并基于单位面积碳汇强度实施分类分级评估。
《城市碳汇遥感评价技术规范》适用于深圳市生态管理部门、遥感数据分析机构、生态环境研究人员及相关的规划单位,同时也可供其他地区在推进碳中和目标过程中进行生态碳汇评估提供参照标准。对于涉及林业碳增汇工程评估、生态环境规划与修编、低碳城市建设等工作的政府机构和科研团队,《技术规范》提供了从数据采集到分析计算的全流程方法论支持。此外,本标准可作为城市管理及相关产业制定环境管理政策、推动减碳措施优化、开展陆地碳循环定量研究的技术基础,具有明确的实践操作性和广泛的指导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