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托竹荪工厂化栽培技术规程DB34T5190-2025.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红托竹荪工厂化栽培技术规程DB34T5190-2025 竹荪 工厂 栽培技术 规程 DB34T5190 2025
- 资源简介:
-
《红托竹荪工厂化栽培技术规程》讲解了一套标准化的红托竹荪工厂化生产全流程操作规范,适用于实现高效率、高产、高质量的竹荪种植。文件内容涵盖了场地建设要求、栽培瓶的制作流程、接种操作技术、发菌及栽培过程管理、病虫害防治措施以及产品的采收标准等。文件明确提出栽培基地应满足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的质量要求(如GB/T 391及NY/T 2798.5),并对厂房进行了分区管理,包括堆料仓储区、栽培瓶制作区、灭菌区、冷却区、接种区、发菌区、出菇区、包装区和保鲜储藏区等功能区布局和设备配置。培养料的制作强调原材料质量,并明确了秸秆、木屑、麸皮等组分的配比方案。在工艺上,对接种环节的洁净等级、培养期间温湿度管理以及层架式出菇架建造等方面提出详尽要求。病虫害治理引用地方性规范(DB34/T 2021)进行系统化防治,确保安全生产和品质控制。
《红托竹荪工厂化栽培技术规程》适用于从事红托竹荪工业化生产的农业企业和农业科技园区。尤其适用于开展高密度工厂化栽培的企业、科研机构及现代农业示范区。此技术规范还可为农业管理部门、技术人员和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技术指导,规范生产流程,保障食用菌的质量和食品安全。同时该文件也适用于计划进行红托竹荪栽培的投资人、项目开发方及相关政策执行单位,具有广泛的指导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