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变电工程逻辑模型规范DLT2765-2024.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变电 工程 逻辑 模型 规范 DLT2765 2024
- 资源简介:
-
《输变电工程逻辑模型规范DLT2765-2024》讲解了输变电工程在数字化设计过程中逻辑模型的构建要求与技术规范,描述了系统拓扑和回路两个核心层面的建模方法。该文件明确了适用于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输变电工程的逻辑模型体系,涵盖系统拓扑描述模型、回路描述模型以及文件结构与存储方式。在系统拓扑层面,规范提出了系统拓扑关系描述和图形描述的具体要求,前者包括主要设备的技术参数、间隔划分及电气连接关系,后者通过标准化图元符号实现主接线等结构的可视化表达,并在附录中定义了规范性的图元符号与示例。对于回路建模,文件区分了物理回路与虚回路两种类型,分别对应传统电缆/光缆连接与基于DL/T 860通信协议的智能电子设备(IED)间的虚端子配置与通信逻辑,规定了装置、屏柜及站级层次的物理描述方法。此外,文档对模型数据的文件组织结构、存储路径及格式进行了统一要求,保障不同系统间的数据交互一致性。配套资料性附录提供了典型间隔划分、拓扑示例和站级物理描述等实用参考,增强了标准的可操作性。整体上,该规范建立了统一、可扩展的输变电工程逻辑模型框架,支撑三维数字化设计、系统集成、信息共享及全生命周期管理。
《输变电工程逻辑模型规范DLT2765-2024》适用于从事输变电工程规划设计、系统集成、数字化建设及运维管理的相关单位和技术人员,尤其适用于电力设计研究院、电网公司技术部门、电力自动化设备制造商、智能变电站系统集成商以及参与电力工程信息化平台开发的软件企业。该规范可指导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输电线路及相关配套设施在数字化设计阶段的逻辑模型建立工作,广泛应用于智能电网建设、三维数字化交付、BIM技术实施、SCD文件生成及多专业协同设计等场景。同时,由于其与DL/T 1873、DL/T 1874、NB/T 11198等标准紧密衔接,特别适合于需实现数据贯通与模型互认的工程项目团队使用,为电力工程建设的标准化、智能化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展开阅读全文
安全人之家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模块现场测试设备技术规范DLT2792-2024.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