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热转印标识技术规范DLT1982-2019.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力工程 热转印 标识 技术规范 DLT1982 2019
- 资源简介:
-
《电力工程热转印标识技术规范DLT1982-2019》讲解了电力工程中热转印标识的技术标准与应用要求,涵盖了标识的分类、技术指标、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贮存、安装方式及运行维护等内容。该文件明确了热转印标识在电力工程建设与运维全过程中的适用性,提出应具备高耐久性、强抗环境干扰能力以及清晰可辨的标识功能。《电力工程热转印标识技术规范DLT1982-2019》描述了热转印标识的基本类型,包括按光泽和反光特性分为亮光型和反光型,按功能分为图文类、射频标签类和二维码类。文件对标识的外观质量提出了严格要求,如厚度均匀、边缘整齐、表面无气泡划痕、图文清晰等,并规定标识须通过一次性热转印完成,不得采用覆膜结构以确保耐久性。在材质方面,承印物应为耐腐蚀、耐磨、耐老化的高分子材料,色带需符合国家标准并具备安全色要求。多项性能指标被明确量化:如受热尺寸变化率不大于0.1%、持粘性能在2kg重物下持续360小时不脱落、耐盐雾腐蚀120小时无劣化现象、高低温条件下(-40℃至70℃)不开胶脱落。此外,标识还需通过人工加速老化3600小时后仍保持良好色泽与结构完整性,逆反射系数满足道路交通反光膜国家标准,光泽度在不同入射角下有具体数值要求。对于集成射频功能的标识,还规定了读写灵敏度、IP68防护等级及在高低温环境下芯片信息可读取的技术要求。拉伸强度不低于480N/100mm,进一步保障其物理稳定性。整个规范体系结合了材料科学、环境适应性测试与信息化技术需求,构建了完整的电力工程标识技术框架。
《电力工程热转印标识技术规范DLT1982-2019》适用于电力行业内的工程建设、设备制造、运维管理等相关单位,尤其适用于需要长期可靠标识的变电站、输配电线路、发电厂、配电网设施等场景。该标准适用于从事电力设备标识设计、生产、安装与检测的企业,包括电力设备制造商、系统集成商、标识材料供应商、自动化识别技术公司以及第三方检测机构。同时,该规范对使用射频识别(RFID)、二维码、反光警示标识的智能电网建设项目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广泛覆盖电力系统的安全生产、资产管理、巡检维护等领域,也可为轨道交通、石油化工、工业自动化等对标识耐久性和可追溯性有高要求的行业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安全人之家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电化学储能电站调度运行管理 第4部分:调度端与储能电站监控系统检测DLT2247.4-2021.pdf
思明梧村“8·22”一般道路交通事故调查报告.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