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1

类型电力信息化项目后评价DLT2014-2019.pdf

  • 上传人:一***
  • 文档编号:405175
  • 上传时间:2025-10-28
  • 格式:PDF
  • 页数:11
  • 大小:401.58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电力 信息化 项目 评价 DLT2014 2019
    资源简介:

    《电力信息化项目后评价DLT2014-2019》讲解了电力信息化项目在竣工验收并运行一段时间后开展系统性、客观性评价的完整框架与技术路径。《电力信息化项目后评价DLT2014-2019》描述了涵盖建设质量、运维水平、应用成效和经济效益四大维度的一体化评价体系,构建了由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及10个三级指标组成的多层次指标结构,并提出了基于加权求和的无量纲总分计算模型,以实现对项目综合绩效的量化评估。该标准明确了各项指标的设计原则,强调合规性、系统性、可测性和客观性,要求指标兼具定性与定量特征,并通过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电力信息化项目后评价DLT2014-2019》界定了“信息化项目”“后评价”“建设质量”“运维水平”等核心术语,确立了项目应运行一年以上方可实施后评价的基本条件。在具体指标设置上,标准从项目建设管理规范性、自主可控率(含软硬件国产化比率)、资源利用率、技术先进性等方面衡量建设阶段的质量控制;通过信息系统运行稳定性、安全防护能力等反映运维管理的实际表现;依据系统应用率、业务数据增长、用户满意度等指标评估信息系统的业务支撑能力和使用效果;同时通过投入产出比衡量项目的经济合理性。所有指标评分范围为0至100分,鼓励采用客观数据减少主观偏差,且允许企业在符合总体原则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指标与权重,体现了标准化与灵活性的统一。

    《电力信息化项目后评价DLT2014-2019》适用于电力行业的各类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发电、输电、配电和售电企业,在开展信息化项目(如调度自动化系统、营销管理系统、ERP系统、网络安全平台等)的后评估工作中具有指导作用。该标准适用于从事电力信息系统规划、建设、运行维护以及投资决策的相关管理部门和技术机构,包括省级电网公司、地方电力公司、大型能源集团信息化部门及第三方评估单位。对于承担电力信息系统开发与集成服务的科技企业和服务提供商,本标准亦可用于提升项目交付质量和持续优化服务水平。同时,由于标准中涉及信息安全、国产化率、系统稳定性等内容,政府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及标准化组织也可参照本标准开展监督审查或政策制定工作。总体而言,凡是涉及电力领域信息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需要对项目建成后的技术性能、管理效率、应用价值和经济回报进行科学评判的单位和岗位,均可依据该标准开展规范化、可量化的后评价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安全人之家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电力信息化项目后评价DLT2014-2019.pdf
    链接地址:https://www.aqrzj.com/doc/405175.html